熱門文章

2019年3月20日 星期三

以高值化和智慧化的服務業,開拓高端旅遊的藍海市場

專家傳真-以高值化和智慧化 開拓高端旅遊市場,20190422日,工商時報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422000217-260202?chdtv

交通部觀光局陸續推出鼓勵國人國內旅遊的補助方案,包括:201811月至12月「宜花東高屏暖冬遊」、20191月「擴大國旅暖冬遊」,以及20194月至6月「春遊國旅補助」優惠方案,促進國內旅遊消費,帶動觀光效益。但是,因廉價航空快速成長,加上新台幣匯率升值,國人出國旅遊人次也持續成長,衝擊影響國旅市場,使得出現近五年來首度的「國人國內旅遊總旅次」衰退,是不可忽視的挑戰。此外,2018年國際觀光客來台1074萬人次,比2017年成長0.46%,但是在觀光外匯收入、平均每人消費和平均停留夜數,卻是呈現下滑,亦是需要再加強觀光景點和活動的創新特色,以及提升旅遊服務的品質,才能提高國際觀光客來台旅遊的消費金額。

近年,隨著開發中國家中高收入族群的增加,對於追求奢侈品、高質量生活及高端旅遊等需求量逐漸倍增。相對於傳統的「大眾旅遊」而言,「高端旅遊」是隨著旅遊市場不斷走向成熟、遊客消費不斷走向驚艷的特色體驗。同時,影響著中高收入族群旅遊的關鍵因素為「旅行的舒適度」。「高端旅遊」是由旅遊產品生產者,包括:旅行業者、餐飲業、飯店、精品百貨公司等,依據旅行動機、目的、主題和旅遊地點等,所企劃推出的「高價格」和「高價值」 的旅遊產品和服務。

依據2017年交通部觀光局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旅遊市場的主要客源,除中國大陸外,均為正成長。其中,以韓國成長率最高,且為連續五年成長率最高的客源市場,馬來西亞及歐洲則分占第二、三位此外,再對照2017年世界各國GDP實際增長率,臺灣GDP實際增長率2%,排名第144名;中國大陸GDP實際增長率6.7%,排名第15名;韓國GDP實際增長率3%,排名第106名;馬來西亞實際GDP際增長率7.2%,排名第7名。

綜上之數據分析,國際高端旅客來臺旅遊的潛在市場,除了為鄰近臺灣和喜好臺灣文化特色的已開發國家,如:日本 (占比17.78%)、香港和澳門 (占比15.76%)、韓國 (占比9.82%)、新加坡(占比3.96%)和開發中的東協國家,如:馬來西亞 (占比4.92%) ,以及GDP實際增長率正在成長的越南 (7.7%)、柬埔寨 (6.9%)、寮國 (6.9%)、緬甸 (5.9%) 及歐洲,都是可以搶攻高端旅遊的市場。
    
日本社區營造大師宮崎清教授主張可以將「地理區域資源」分為:「人」(民情、風俗習慣)「文」(歷史文化、民俗慶典活動、節慶活動)「地」(自然生態、地理環境)「產」(地方產業、當地物產)「景」(景觀建築)五個面向,以發展具地方特性的在地產業。例如:日本和歐美地區善用壯闊綺麗的自然景觀,發展出高端旅遊產品和服務,包括大地藝術祭、郵輪之旅、河輪之旅、鐵道之旅、露營自駕等。

臺灣處於亞熱帶,四面環海,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就有286座,是全世界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並且擁有多樣和豐富的植物生態。然而,臺灣需要跨業串聯整合既有軟硬體產業的優勢,規劃設計足以吸引國外高端旅客來台的「主題旅遊」,提供具有獨特性和在地性的人文旅遊活動,例如:登山健行之旅、自行車環島之旅、遊艇體驗休閒之旅、樂活養生之旅、醫療美容之旅、婚攝婚宴蜜月之旅、建築走讀之旅、媽祖遶境宗教活動之旅、在地飲食文化之旅、國際賽事或國際藝文表演之旅等,才能以高值化和智慧化的服務業,開拓高端旅遊的藍海市場,擴大服務貿易,突破只能仰賴有限的內需消費市場之經濟發展困境




2019年3月11日 星期一

「科技技術、價值創造邏輯和價值創造活動型態」的經濟時代演進

價值鏈(Value Chains)、價值店(Value Shops) 和價值網(Value networks)


每個時代都有足以反映這個時代的企業故事!

隨著世界經濟體系、社會環境和技術發展的變遷,全球的產業皆歷經體系結構的轉型。不同時期的企業在創業的發跡與成長的過程中,所面臨總體的「技術」、「市場競爭」、「顧客」環境,以及個體的「價值創造活動」皆有所不同,因而孕育出不同時代的「事業典範」和「事業經營模式」(Business Model)

企業主要是藉由創造有價值的營運活動,提供較低價格的差異化產品和服務,使得顧客願意付錢購買產品和服務。


但是,隨著產業環境的演進和「科技技術」的變遷,成功的企業必須能夠與時俱進,掌握價值創造的邏輯,建構具有競爭優勢的價值創造活動,並且逐步轉換價值創造的型態。


James D. Thompson(1967)在「Organizations in Action: Social Science Bases of Administrative Theory 」一書,
以組織的科技技術
長程連結的技術(long-linked technology
密集技術(intensive technology
中介技術(mediating technology
事業部門互動關係的價值創造活動來分析企業的價值型態。

但是,可想而知,商業世界存在許多不同的價值型態,挪威學者Stabell C.B. and Fjeldstad Ø. D.(1998)經由研究發現,這些不同的價值型態,在經濟方面可以被簡要的歸納成三種基本的價值創造型態
 價值鏈」(Value Chains
 價值店」(Value Shops)
 價值網」(Value networks)

以下,分別詳述:在「工業」、「服務和資訊」和「知識網路」經濟時代下,企業如何隨著「科技技術」的變遷,建構與公司價值創造活動具有一致性的「價值創造型態」。

工業經濟時代:
   規模經濟  (成本、 效率)」的價值創造邏輯;
    價值鏈」的價值創造型態

工業經濟時代主要的科技技術為長程連結的技術,例如:連續性製程和製造裝配線,改善生產流程。企業價值創造活動是一系列的、有順序的,互相連結相關事業部門的生產活動。主要的價值活動,包括:對內物流(原料和進貨)、營運、對外物流(通路和配銷)、行銷與銷售、服務。

價值創造邏輯為將原料轉化為產品,並持續產出標準化的產品,並注重效率、流程和降低成本(規模經濟),以低成本和差異化的產品,提供顧客價值。
因此,可以將工業經濟時代的價值創造型態稱為「 價值鏈」。

例如:「傳統的製造商」必須將上游供應商的原物料輸入,經由製程製造和裝配線組裝零件,轉變為最後的輸出,並提供售後服務。

資訊和服務經濟時代:
 範疇經濟(彈性、 專殊化)、 資訊經濟」的價值創造邏輯;
「價值店」的價值創造型態



資訊和服務經濟時代主要的科技技術為密集技術,例如:直接接觸終端顧客的傳遞媒介或機制,提供資訊蒐集和處理。企業價值創造活動是以「即時」的方式反覆解決顧客問題。主要的價值活動,包括:發掘問題、 解決問題、選擇方案 、 執行、 控制和評估。


價值創造邏輯為提供資訊和專業知識,減少服務提供者和顧客間的資訊不對稱(資訊經濟),解決顧客問題,並注重新產品的開發和差異化(範疇經濟),以符合顧客需求的客製化服務,提供顧客價值。
因此,可以將資服務經濟時代的價值創造型態稱為「 價值店」。


例如:「醫院」必須以「即時」的方式針對的顧客需求,提供專業醫藥資訊和醫療服務。若顧客的需求尚未被完全的實現,則必須重覆所有的價值創造活動,直到顧客的問題被解決為止。


知識網路經濟時代:
「規模報酬遞增經濟(臨界點經濟學)」的價值創造邏輯;
  價值網」的價值創造型態

知識網路經濟時代主要的科技技術為中介技術,例如:聯繫顧客之間的資訊基礎設備,提供搓合買賣雙方的中介服務。企業價值創造活動是提供「互動性」的連結方式,聯繫想要相互關連的顧客群。主要的價值活動,包括:網路促銷和合約管理 、服務的提供 、資訊基礎設備的營運。

價值創造邏輯為提供介於兩個或是更多想要相互關連的顧客,彼此之間的聯繫服務,熟絡買賣雙方的交易活動(規模報酬遞增經濟臨界點經濟),並注重標準化的準則和作業決策以及營運規模, 以大的網路規模和寬廣的地理範疇,提供多邊交易(或交換)的服務,增加網路外部性效應,提供顧客價值。
因此,可以將知識和網路經濟時代的價值創造型態稱為  價值網」。

例如:「 金融服務供應商」的資訊系統必須與各分支機構的辦公室、自動櫃員機和往來的銀行進行連線,對每一個顧客的決策(貸款額度),都必須按照標準化的準則 (顧客信用的評等、雙方合約的簽訂),來提供中介服務(承接顧客的貸款申請)。




--------------------------------------------------------------------------------------------------------------
原文:
探索資訊時代的網路經濟法則(6):
解構價值創造邏輯和型態的演進歷程,2007/2/22,電子商務時報  

--------------------------------------------------------------------------------------------------------------
資料來源:
Stabell C.B. and Fjeldstad Ø. D.  (1998).’ Configuring value for competitiveadvantage: on chains, shops, and network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pp.413-437.

Ramirez, R.(1999)’ Value co-production: intellectual origins and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nd research’,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pp.49-65.


Sweet P(2001)’Strategic value configuration logics and the "new" economy: a service economy revolu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12 (1): 70-83.

--------------------------------------------------------------------------------------------------------------
延伸閱讀:
Allan Afuah Christopher L. Tucci2001),電子化策略與經營式,美商麥格羅希爾。

中歐商業評論 >> 20116月刊 >> 管理時評 >> 從價值鏈到價值網

從價值鏈到價值群組 設計互動性策略
From value chain to value constellation: Designing interactive strategy

改變供應鏈,建立價值網

價值網模型

價值網
Value nets: breaking the supply chain to unlock hidden profits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176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