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2019年2月6日 星期三

以智慧城市場域實驗,加速跨越科技創新障礙

商業興觀點/跨越達爾文之海 打造智慧城,20190212日,經濟日報

Businessman's Hand Bridges The Gap

各國政府為了改善社會經濟問題,提升城市生活品質,皆積極尋求智慧城市相關應用解決方案,希冀透過在真實的生活情境和場域裡,進行試點示範的智慧城市專案,以敏捷式創新的方法,協同跨部門和跨產業的聚合,驅動科技、概念、服務和商業驗證,加速跨越科技創新障礙,再大規模複製成功的示範案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將成熟的智慧城市模型分為五階段,分別是:
1.單獨的小專案進行;
2.整合專案、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
3.複製先前成功做法;
4.建立正式流程系統;
5.最後則是建置更好更有效率的智慧城市。

然而,從科學研究到產業化的整個過程,可分為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商業化、產業化四個階段,必須努力跨越不同階段的科技創新障礙,才能促進智慧城市應用解決方案,在新興市場的商業化發展。

從科學研究到技術開發所經歷的障礙被稱為「魔川」,是由技術的不確定性造成的,所以必須進行科技驗證POT(Proof of Technology ) 、概念驗證POC(Proof of Concept ),才能渡過魔川,例如:無人自動駕駛科技需要可以模擬真實道路的試驗場域基地,以協助業者測試更多元的自動駕駛技術和路況的情境

從技術開發到商業化的過程中,所經歷的障礙叫「死亡之谷」,是因顧客的不確定性導致,所以必須進行「應用創新」的服務驗證POS(Proof of Service)進攻特定市場區隔的目標顧客,才能越過死亡之谷,例如: 無人機可以應用於許多產業領域,提升作業效率和安全性,並且降低成本。目前無人機可以用於空拍照片、快遞交付貨品、尋人搜救行動,以及針對場域內的特定物件或環境特徵,如建物、農作物、水質、風速…等,進行監測和大數據蒐集與分析,未來還可以想像更多的用途。

從商業化到產業化所經歷的障礙被稱為「達爾文之海」,是由商業模式和市場競爭造成,所以必須進行「產品創新」和「平台創新」的商業驗證POB(Proof of Business )擴大市場規模,才能游過達爾文之海,例如:讓平凡的路燈變智慧路燈,利用路燈高密度佈點的特性,不再只有照明的功能,更提升成為具備連網及數據收集的重要載體,可以搭載5GNB-IoT(窄頻低、功耗物聯網)基站台和各種智慧感測器,將環境感測、行動網路、追蹤定位及人車流量數據,以及與雲端運算技術整合,成為建構城市基礎網絡與大數據資料分析平台。然而,智慧路燈的硬體佈建及軟體的大數據資料收集和分析,則需透過公私協力尋求共贏的創新機制及可獲利的商業模式,才能加速物聯網市場的發展。

--------------------------------------------------------------------------------------------------------------
延伸閱讀:
關於科技成果成熟度的思考
http://www.sohu.com/a/228909573_465915



智慧城市排名,怎麼看?

商業興觀點/智慧城市評估的新面向,2019219日,經濟日報
https://udn.com/news/story/7241/3651266

Smart c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ncept. abstract mixed media.

全球各城市皆希冀能夠解決大量人口湧入城市後,所導致城市發展的失衡問題。然而,全球各城市的人口背景組成、地理環境和產業發展迥異,也各自具備獨特的歷史脈絡和文化特色,所以面臨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有所不同。

綜觀幾個較具知名度的全球智慧城市調查,針對「智慧城市」有各自著重的評估面向,包括:1999年起國際組織智慧城市論壇(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 ICF)的智慧城市評選(Smart 21Top7 ) 2007年歐洲中型智慧城市評比、2012年起西班牙IESE商學院的全球城市運轉指數(Cities in Motion Index) 調查、2015年起IDC國際數據公司 (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的亞太區智慧城市專案評選,以及2017年英國市場研究機構Juniper Research的全球智慧城市Top20調查、2017年瑞典Easypark的全球百大智慧城市指數(Smart Cities Index ) 分析、2018年新加坡伊甸園戰略研究所(Eden Strategy Institute)的全球50大領先智慧城市政府評估等,皆從不同的面向和方式來評量智慧城市的發展。

依據 2018年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也發布的《ISO37122,可持續發展社區智慧城市指標》草稿文件,依循聯合國永續發展的17個永續發展目標,「環境保護」、「經濟成長」和「社會進步」三大主題面向,再增加「居住」、「人口與社會狀況」兩個主題,建立起評估智慧城市的19個主題面向。


智慧城市訴求「以智慧科技解決城市問題」,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質,促進城市邁向永續發展為目標。若從「城市問題-智慧城市應用領域-智慧科技解決方案」的觀點,重新審視全球智慧城市調查的評估面向和排名,以及從「市民需求為核心」的角度,考量更貼近城市生活旅程所需的智慧化應用服務,讓不同生活型態的族群市民,皆可以真切地體驗到智慧科技,正在逐漸改變生活方式及提升生活品質,將遠比只是追逐智慧城市的排名,將會更具有真實性和在地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