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子思維在管理學的應用 》
一、量子思維的核心特徵與在管理學中的應用
- 量子思維的核心特徵
1.疊加態:
能夠同時考慮多種可能性,而非單一的確定答案。
2.糾纏與整體性:
強調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和影響,而非孤立看待問題。
3.不確定性:
接受並善於處理不確定和模糊的情境。
4.躍變與非線性:
思維方式能夠突破常規邏輯,允許跳躍性思考和創造性解決方案。
5.開放與綜合:
具有開放性和綜合性,能夠整合不同領域的知識和方法。
- 量子思維在管理學中的應用
量子思維在管理學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量子管理」這一新興理念上。
其核心是打破傳統的牛頓式(確定性、線性、機械性)管理思維,
轉而擁抱不確定性、動態性和整體性。
1.去中心化與賦能
量子管理鼓勵組織結構扁平化、去中心化,賦予員工更多自主權。
2.不確定性與創造性
量子思維鼓勵管理者接受不確定性,善於利用不確定性創造機會。
管理者需具備創造性思維,能夠跳出常規,發現新的解決方案。
3.動態適應與創新
量子思維強調組織需要持續變革與創新,構建動態有序的成長體系。
面對快速變化的外部環境,企業應靈活應變,而非固守規則和制度。
3.整體協同與共振
量子管理重視組織成員之間的相互聯繫和協同效應,強調團隊合作與整體績效。
領導者與員工之間的能量流動與情感共振,有助於形成自組織和高績效團隊。
4.員工幸福感與當責
量子思維領導對組織績效、員工當責與幸福感有顯著正向影響。
員工的自主性和幸福感提升,反過來促進組織整體績效。
二、量子思維的5W1H
傳統管理強調穩定、控制與標準化,
量子管理則強調動態、協作、創新與自我驅動。
5W1H
要素
傳統管理思維
(牛頓式)
量子管理思維
What
(何事)
明確界定任務內容、目標或問題,強調標準化與可預測性。
例:制定KPI、達成銷售目標。
任務與目標具備動態性,聚焦價值共創與創新,強調疊加多種可能性。
例:鼓勵員工自主創新、多方協作創造價值。
Why
(為何)
原因明確,追求穩定與效率,以既定流程與規則為基礎。
例:降低成本、提升生產效率。
原因呈現多樣性與不確定性,鼓勵持續變革與創新,強調使命驅動與自我實現。
Who
(何人)
角色分工明確,由上而下分配責任,強調個體責任與權限分明。
例:部門主管、基層員工。
角色靈活,強調群體智慧與能量碰撞,員工自主決策與協作,領導者轉為服務者。
When
(何時)
時間規劃嚴謹,強調計畫與執行時程,以固定週期進行評估與回饋。
例:季度目標、年度考核。
時間更具彈性與即時性,強調動態調整與持續反饋,任務隨時可調整。
Where
(何地)
地點與環境固定,強調穩定與控制,組織結構層級分明。
例:辦公室、生產線。
地點與環境靈活多變,強調跨部門、跨組織、跨地域協作,組織邊界模糊。
How
(如何)
方法標準化、流程化,強調依循既定程序與制度。
例:SOP、制度規範。
方法多樣且創新,強調機制大於管理、價值觀與信用約束,鼓勵自組織與能量湧現。
三、量子思維的9個商業邏輯(策略九說)
傳統/量子管理關鍵差異- 思維模式
傳統:線性、確定性、控制導向(如牛頓力學的因果律)。
量子:非線性、接受不確定性、湧現導向(如量子疊加與糾纏)。
- 組織型態
傳統:金字塔層級,決策自上而下。
量子:網絡化自組織,決策分散賦能。
- 策略焦點
傳統:靜態效率與資源占有。
量子:動態適應與生態共創。
量子管理透過策略九說的重新詮釋,將企業從機械式控制轉向有機生態系統,
更適應VUCA時代(易變、不確定、複雜、模糊)的挑戰。
商業邏輯/
策略學說
傳統管理(牛頓式)
量子管理
價值說(創造價值的正當性)線性價值鏈:
廠商主導設計→生產→銷售,顧客為終端接受者。
例:標準化產品滿足大眾需求。
共創價值:
顧客、員工、夥伴共同參與價值設計,強調動態反饋。
例:開放式創新平台。
效率說(成本與規模優勢)追求靜態效率:
規模經濟、標準化流程,通過層級控制降低成本。
例:集中化生產以降低單位成本。
動態效率:
靈活配置資源,通過快速試錯與迭代優化流程。
例:分散式團隊即時調整生產策略。
資源說(核心資源累積)資源靜態占有:
專注實體資產(如技術專利、資金),競爭優勢來自資源壟斷。
資源流動整合:
強調無形資產(如知識、關係),通過生態系共享資源。
例:跨企業知識協作平台。
結構說(產業地位競爭)定位決定優勢:
通過產業分析(如五力模型)選擇定位,追求市場份額。
結構動態重構:
打破產業邊界,企業作為生態節點,協同創造新市場。
例:平台企業重構產業鏈。
競局說(競爭互動)零和賽局:
聚焦競爭對手,透過價格戰或併購削弱對手。
非零和賽局:
競合並存,追求生態共贏(如技術聯盟)。
例:開源社群協作開發。
統治說(治理與交易成本)層級控制:
科層制度降低交易成本,決策權集中。
自組織治理:
最小化規則,通過信任與共識降低協作成本。
例: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DAO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是一種新型的組織形式,利用區塊鏈技術和智能合約,實現去中心化、自主運營的組織。
互賴說(夥伴關係)契約式互賴:
透過合約明確權責,關係以利益交換為主。
生態互賴:
夥伴深度連結,共享目標與風險。
例:供應鏈碳排合作減量。
風險說(不確定性管理)風險規避:
通過預測與備案控制變數,追求穩定。
風險共創:
擁抱不確定性,將風險轉為創新機會。
例:敏捷開發快速驗證市場假設。
生態說(環境適應)被動適應:
根據環境變化調整策略,追求生存。
主動形塑生態:
企業作為生態驅動者,引導環境演化。
例:企業推動產業標準制定。
四、量子思維的商業生態系
量子思維在商業生態系中的體現,是將量子物理學中的疊加、糾纏、不確定性等概念,轉化為管理與商業策略,進而形成一種開放、動態、互連且靈活的商業運作模式。
這種思維模式有助於企業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保持競爭力,並創造新的價值。
量子思維商業生態系的核心特徵:
- 開放性與動態性
量子思維強調組織不再固守於傳統層級和邊界,而是開放資源、信息與能量流動,形成跨領域、跨組織的合作網絡。
- 多樣性與融合
商業生態系中的每個參與者(如員工、合作夥伴、客戶)都被視為「能量球」,彼此碰撞、融合,產生新的創新與價值。這種融合不僅限於內部,還包括與外部生態系統的深度合作。
- 不確定性與適應力
量子思維接受並善於利用不確定性,鼓勵企業靈活應對市場變化,主動調整策略與資源配置。
- 整體性與協同效應
強調組織內外部的相互聯繫與整體協同,重視團隊合作、跨部門協作與生態夥伴間的共振效應。
---------------
2.丹娜·左哈爾(2025)中國人的量子管理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2871621?sloc=main
3.丹娜·左哈爾(2020)量子與生活:重新認識自我、他人與世界的關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717609?sloc=main
4.丹娜·左哈爾(2016)量子領導者:商業思維和實踐的革命,機械工業出版社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399236?sloc=main
5.丹娜·左哈爾等(2009) 魂商,華夏出版社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0129210?sloc=main
7.許琦敏(2024)量子思維:一個理解世界的新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