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2025年台灣政府財政收支與主要財政指標 》
一、重要財政概念說明
- 歲入:政府全年度實際收入,主要由稅收、規費等組成。
- 歲出:當年政府各項實際支出。
- 歲計賸餘:歲入扣除歲出後的結餘,可理解為年度結算盈餘。
- 可運用歲計賸餘:需扣除當年度償還舊債、本法定用途後,剩餘可自由動用部分。
- 稅收超徵:實收稅款超過年度預算數的部分。
- 歲出占GDP比率:歲出佔國內生產毛額比例,評估財政規模健全度。
- 主要事件:當年度財政、經濟、政策或特殊情況。
年度 | 稅收實徵 (億元) | 償還舊債 (億元) | 歲入 (億元) | 歲出 (億元) | 可運用 歲計賸餘 (億元) | 歲出占 GDP 比率 (%) | 主要事件 |
2020年 | 27,101 | 1,200 | 21,702 | 24,458 | 3,464 | ~9.6 | 疫情、3倍券、防疫特別預算 |
2021年 | 28,742 | 1,200 | 23,870 | 25,292 | 2,971 | ~11.6 | 疫情、5倍券、振興與紓困預算 |
2022年 | 34,319 | 1,500 | 27,138 | 26,444 | 3,464 | ~11.9 | 稅收超徵峰值、賸餘高點、經濟回升 |
2023年 | 37,619 | 1,260 | 29,093 | 31,322 | 1,536 | ~12.7 | 普發現金、國防預算增長、經濟復甦 |
2024年 | ~36,000* | ~1,300* | 27,252 | 32,156 | ~1,000* | ~17.6 | 疫後建設持續、赤字擴大 |
2025年 | ~38,000* | ~1,415* | 31,534 | 29,200 | ~2,300* | ~17.5 | 預算大幅刪減 |
- 2020年–2021年:疫情強力衝擊
- 2022年:稅收超徵高峰
- 2023年:政策擴張與支出攀升
- 2024年–2025年:預算調整與財政紀律
- 2020-2021年連年疫情,支出比重大增。
- 2022年稅收大幅超徵,創史上最高。
- 2023年大規模福利支出(普發現金)、國防強化,財政赤字擴大。
- 2024年疫後建設與社會福利支出高峰,支出占GDP比率新高。
- 2025年立法院大幅刪減歲出預算至2兆9,248億元。
- 歲入(政府收入,主要來自稅收、規費等) - 歲出(政府各項支出預算)
- 歲計賸餘-當年償還舊債 = 可運用歲計賸餘
- 「稅收超徵」稅收超徵指的是國家某一年度實際收到的稅收金額超過原本預算編列的數字。簡單來說,就是「實收稅款 > 預算估計」。 每年均反映於歲入增幅,但並不等同年度可動用現金,「可動用歲計賸餘」仍需依決算科目與債務還本條件調整。
- 各項數據取自主計總處、財政部、立法機關及主流媒體公開資訊,2024年-2025年暫以預算估計和趨勢推算,數據待決算後會有最終修正。
- 「可運用歲計賸餘」指符合預算法定條件可靈活調度的年度結餘,須扣除當年償債額與法定用途。
- 「歲出占GDP比率」是觀察財政紀律與債務負擔關鍵指標; 近年台灣始終遠低於國際警戒線,財政體質屬穩健區間。
- 「稅收超徵」、「高額還本」與「可運用歲計賸餘」是台灣財政靈活調度空間與債務管理核心指標。
1.Yahoo奇摩新聞編輯室(2025.2.18)刪預算懶人包
|
年度 |
全國賦稅實徵淨額 |
預算案歲出編列 |
立法院三讀通過 |
刪減金額 |
刪減比例 |
|
2020 |
2.4兆 |
2.1022 兆 |
2.0776 兆 |
246 億 |
1.17 |
|
2021 |
2.87兆 |
2.1615 兆 |
2.1359 兆 |
256 億 |
1.18 |
|
2022 |
3.25兆 |
2.2784 兆 |
2.2511 兆 |
273 億 |
1.20 |
|
2023 |
3.46兆 |
2.7191 兆 |
2.6891 兆 |
300 億 |
1.10 |
|
2024 |
3.73兆 |
2.8818 兆 |
2.8612 兆 |
206 億 |
0.72 |
|
2025 |
----- |
3.1324 兆 |
2.9248 兆 |
2076 億 |
6.64 |
2.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25)全國賦稅實徵淨額-按稅目別分
- 108年地方稅收預算429億元、實徵467億元,超徵38億元;
- 109年地方稅收預算430億元、實徵477億元,超徵47億元;
- 110年地方稅收預算460億元、實徵468億元,超徵8億元;
- 111年地方稅收預算480億元、實徵440億元,短徵40億元;
- 112年地方稅收預算490億元、實徵405億元,短徵85億元;
- 113年地方稅收預算450億元、實徵465億元,超徵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