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場」、維度與能量之探討 》
一、信息場
「信息場」最初是「統一場論」的一部分,由德國物理學家Burkhard Heim(Werner Heisenberg 的學生)在 20 世紀 70 年代末提出。
Heim 因此完成了一項許多著名物理學家(如 Albert Einstein 或 Stephen Hawking)迄今為止最終都未能完成的任務。
Burkhard Heim 的場論是基於由 12 維組成的世界觀。
在 Burkhard Heim 的模型中,信息場定位在第 7 維和第 8 維。
所謂的「信息場」,就是物質和精神之間,身體和思想之間的連結。
「信息場」的含義遠遠超出了物理學的範疇:
這是我們存在的層面,所有問題的答案,以及我們的預先決定和所有知識都儲存於這裡。
熟悉「信息場」的人,可以有目的地應用「信息場」的本質和功能。
關於檢索儲存在地球和宇宙的信息場中,關於一個人的思維和身體的所有資訊。
「信息場」既不屬於身體上的,也不屬於精神上的。
「信息場」是一種全新的東西,人體同時具備這兩種屬性;
因而,它可以將身體的語言翻譯成意識的語言。
因此,兩者可以彼此對話:
思想可以在信息場中,創造出顯化在物質中的形狀。
反之亦然:物質世界可以影響信息場的思想。
因為當思想和身體不能相互交流時,
當它們不在同一個方向時,我們就會「生病」。
「生命」意味著身體和意識,物質和精神的協調。
等到分離時,即「死亡」。
二 、維度
- d1-d3:三維空間
傳統的空間三軸(長x寬x高)組成我們熟悉的物理世界。
- d4:時間維度
第四維是時間,將空間拓展為時空結構,類似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驗證方法:
直接可用了經典與現代物理實驗(如測量長度、時間、速度等)來驗證。
- d5-d6:能量控制場(ESF)
這兩維涵蓋個體與集體的能量與意志調節,包括:生命力、思想、愛等非物質能量。
驗證方法:
- 科學上目前僅能透過生物能、心理能實驗、腦電圖、量子場測試等方式間接探查。
- 例如:人的意志、群體協同效應,顯現於行為及能量變化。
- d7-d8:全球信息場(GIF)
本層負責個體與集體的信息模式、藍圖與原型,像是個人的自我、祖先或集體無意識。
驗證方法:
- 批判思考、集體意識(如榮格原型理論)、遺傳、記憶與社會行為,可作為佐證。
- 可用團體分析、心理測評、文化傳承等研究方法。
- d9-d12:心識四維
這是心靈層面的高維結構,包括:意志、神性、觀察力,以及宇宙意識,代表純粹心靈、神性及一體性。
驗證方法:
- 目前無法用物理儀器直接測試,屬於心靈現象。
- 心理學研究、禪定、主觀內覺、超個體體驗、靈性覺醒、哲學討論,常用作驗證或詮釋思路。
- (d1-d3:三維空間) 是日常現實可見的,
- (d4:時間維度) 則是我們熟悉的時間,
- (d5-d6:能量控制場)是支配生命與思維能量的場域。
- (d7-d8:全球信息場)可想像為「資料庫」型態的總體模式。
- (d9-d12:心識四維) 是心識與靈性的深層次,
目前多用主觀與哲學性研究驗證其存在與影響。
此模型理論綜合了物質、信息與心識,
藉由逐層探查,串接物理世界與心靈世界的可能性。'
三、能量驗證
|
維度 |
定義描述 |
驗證方式 |
|
d1-d3 |
三維物理空間 |
物理測量與實驗 |
|
d4 |
時間軸 |
相對論、時間流體測試 |
|
d5 |
個體能量場、形態生成場 |
生物能量、意志科學、心理測試 |
|
d6 |
集體能量場、思想、無條件的愛 |
群體心理學、腦電激勵、協同現象 |
|
d7 |
個人信息場、思維模板、個人自我 |
深度心理分析、自我覺察、遺傳研究 |
|
d8 |
集體信息場、文化原型、祖先記憶 |
團體分析、集體行為、文化研究 |
|
d9 |
意志、心靈、純粹心識 |
主觀意識報告、靈性體驗紀錄 |
|
d10 |
神性自我、與自我和諧 |
心靈覺醒、哲學討論 |
|
d11 |
神聖意志、注意力、觀察 |
靈性研究、禪定體驗 |
|
d12 |
宇宙心識、一體覺醒 |
超個體領悟、智慧體驗 |
- 在 d1–d4 的層面
TimeWaver 是有真實對應的(物理/時間/物質觀察/主觀感受結果),
這是最容易驗證的部分。
- 在 d5–d6的層面(能量控制場)
TimeWaver 有試圖應用頻率、能量調節、共振調和等做法,
但目前這些驗證主要是臨床/實務經驗/用戶報告,
科學社群中沒有被強力重複實驗與論文認可。
- 在 d7–d12 的層面(信息場與心識/意識維度)
TimeWaver 的宣稱非常多,
但這些大多屬於主觀、敘述性、靈性/身心靈領域。
若要把這些宣稱看作 Heim 模型中的 d7–d12維度,信度會非常低;
也沒有明確測量出這些維度的物理量或能被融合到物理學主流中的證據。
在 Heim 模型中,TimeWaver 的驗證與應用,顯然主要落在
d1–d4 的 ( 「物質」 + 「時間」 )與
d5–d6 的 某種「能量調節」意義上,還有
d7–d8 的「意識」/「信息場」
d9–d12 的「心理」/「感受」層面。
但在後者層面,驗證較少屬於科學可重複、量化的方式,
更多是主觀、輔助性與案例性質。
----------------------------------------------------
資料來源:
2.Timewaver (2023)信息場 探索深度背景
https://timewaver.com/international/zh-hant/%E4%BF%A1%E6%81%AF%E5%A0%B4/?fbclid=IwY2xjawM6ugNleHRuA2FlbQIxMABicmlkETFmc01wd2xjcFYwZDZCdU9rAR5suyZN55JJ0PU7JEvTkccfRzdMtUjgN4X15GXkjCHYwxQm_A4IcbTc5hWquA_aem_KUbb8YP3FeeQSgEQ9-A6RA3.U-SUN Asia 優善亞洲(2025)全球量子格局:亞洲國際論壇
4.U-SUN Asia 優善亞洲(2023)跟隨內在之道 — 邁向開悟的議程
(理性與靈性講座片段 Dr. 賴佩霞 & 馬庫斯 施米可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KONOT7T2bQ
5.黃金龍(2025)【禪與科學】 從幸島的猴子 到超越時空的身心靈科學,i-Media愛傳媒
https://www.i-media.tw/Article/Detail/41664
- 眼→色 光波方程式
- 耳→聲 聲波方程式
- 鼻→香 擴散方程式
- 舌→味 化學平衡方程式
- 身→觸 運動方程式、電磁方程式
- 意→法 信息方程式
包含:物質體、能量場、信息場與心靈、本性等,提供了科學界研究的線索。
佛教唯識學中的八識分別是:
- 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是感官認知的基礎。
- 第六識(意識):
包含: 理性判斷與思考。
- 第七識(末那識):潛意識(過去累世的業力)
末那識是思量自己的識,與我執密切相關。
- 第八識(阿賴耶識):根本識(空識) (生命種子)
具有儲存過去、現在經驗及因果的功能,
有如潛意識,為輪迴的根本識。
這八識構成佛教認知論的核心,說明心識如何從感官認知、思維,
到深層的潛藏意識逐層運作,以及自我概念和生命延續的基礎。
- 超越六根意識 (現在所想的、所做的一切)、
- 超越第七識「末那識」 (過去累世的業力)、
- 超越第八識「阿賴耶識」(空識),最後
- 進入第九識「菴摩羅識」(清淨的光明本體,也就是自性),
- 6.意識:清醒狀態下對內外事物的覺察與認知。
- 7.潛意識:深層心理狀態,包含:無意識的衝動、欲望和記憶。
- 8.心識:佛教心理學的概念,涵蓋識、意、心三層次,代表心的不同功能與作用, 底層即為潛意識層的阿賴耶識。
這三者彼此關聯,心識範圍最廣,涵蓋意識和潛意識的心理活動,是理解佛教與心理學心靈層次的重要理論。
唯識,是一門很有趣味的佛學。——聖嚴法師
唯識學,被稱為佛教心理學
以精確無比的解析,層次綿密的歸納,
一探人類深邃心靈的運作祕密,
發現生命真正的主宰!
《八識規矩頌》是玄奘大師偉大的論著,內容討論八個識與一百個法的關係,是學習唯識學的入門經典。
唯識是學習佛學名相及佛學組織的基礎。
不僅重視人的心理分析,更說明如何由煩惱無明,轉為解脫智慧,如何從凡夫成就佛道,廣度眾生。可以說,唯識學便是基礎佛學。
唯識學的名相較多,在中國佛教史上被稱為法相宗。
正由於名相較多,所以由凡而聖的分位次第,極其明確,不致以凡濫聖,含混籠統。
清楚說明三乘佛法的行位、果位,八個心識所扮演的角色功能。
如不明白唯識而只修各種資糧加行,略有身心反應的覺受,便會濫作聖解。
認識「識」的作用,可以讓我們面對各種現象、境界時,看清自己的起心動念、喜怒哀樂,不再迷惑。
----------------
緣起是佛法的基本思想,緣起的項目叫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的項目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五蘊(色、受、想、行、識)是從心理的活動來看我們的身心世界。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對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叫十二處;
處有兩種意思,它是煩惱所生處,煩惱由此而生,煩惱也由此而入,所以也叫「十二入」。
六根緣六塵而生六識,是十八界。
7.突破科學的疆界:李嗣涔教授
https://www.facebook.com/SCLEEXINFO/
8.李嗣涔(2021)李嗣涔科學套書:《靈界的科學》+《撓場的科學》,三采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11073?sloc=main
9.李嗣涔(2016) 科學氣功:李嗣涔博士30年親身實證,每天10分鐘,通經絡袪百病,三采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2798?sloc=main
10.La Vie (2025)「靈界的科學實驗!打開腦洞超感知時代」——
前台大校長李嗣涔三十年探索,公開虛實空間世界觀
這五部影片不是玄學!是能量科學化的台灣里程碑
從用腦波儀捕捉氣功師的 Alpha 波,
到發現「手指識字」時竟看見微笑的亮人,
整個實驗室像小型科幻現場!
- 腦波與外星訊號產生頻率共振,人可以與外層意識通話?
- 手指識字實驗,實測「藥師佛」字彙現場竟傳出中藥香氣
- 「非主人的投射對話」,開啟與寵物溝通的訊號通道
- 實驗證明 「撓場」能超光速傳遞訊息(特斯拉沒解開的謎題)
- 空間會殘留能量記憶(難怪有些房間特別舒服或壓抑)
・ EP1 科學氣功|氣功與腦波,氣的存在如何被儀器觀測與紀錄?
・ EP2 突破科學的疆界|手指識字與靈界訊息,意識是否能登入宇宙資料庫?
・ EP3 靈界的科學|靈性迷思與能量場,我們是否正在錯過看不見的世界?
・ EP4 撓場的科學|撓場與空間記憶,為何有些空間讓人特別「有感」?
11.胡萬炯,Grand Unified Theories 萬有理論
- 宇宙場方程:
- 統一場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