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景氣循環之探討 》
一、景氣循環
景氣循環是一種國家總體性經濟活動的波動,一個循環是指許多經濟活動大約同時發生擴張,隨後發生收縮、衰退,然後又開始復甦的情形。
這一連串的波動會週而復始但不定期的發生,其持續期間由一年以上到十年不等。
一個景氣循環週期包含一個擴張期(expansion,即介於景氣谷底(trough)至景氣高峰(peak)之期間)及一個收縮期(contraction,即介於景氣高峰至景氣谷底之期間)。
實務上,擴張期及收縮期個別應持續至少5個月,全循環至少需15個月。
景氣循環又可分為「古典循環(classic cycle)」及「成長循環(growth cycle)」兩種概念。前者係指經濟活動水準值的波動;後者則指不含長期趨勢後的循環波動。我國與 OECD 目前均採「成長循環」之概念。
https://www.ndc.gov.tw/cp.aspx?n=BD9B4A61760FEA3D&s=BECE55D86CE6B99C
二、景氣循環的類型
景氣循環雖具週期性,但波動週期並無規則性,根據學者研究,景氣循環的類型可歸納為:
按發現人分
按期間分
按觀察對象分
循環週期
影響因素
Kitchin
循環
短期波動
存貨循環
3-4年
生產、銷售、庫存調整
Juglar
循環
中期波動
設備投資循環
10年
設備投資、技術革新、生產變動等
Kuznets
循環
建築循環
17-18年
房屋使用年限、住宅需求、都市化等
Kondratieff
循環
長期波動
50-60年
人口成長、新資源開發、資本累積、戰爭等
https://www.ndc.gov.tw/cp.aspx?n=4326BCFE40D0A361&s=75DBD9CB7D37C501
三、基準循環數列
一般常選取重要且高頻(如每月)的經濟數列,做為代表景氣變化的參考標準,稱為「基準循環數列」。例如,OECD 目前以月 GDP 做為基準循環數列;
台灣方面,國家發展委員會係以:
(1)實質 GDP、
(2)工業生產指數、
(3)製造業銷售量指數、
(4)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
(5)工業及服務業加班工時及
(6)實質海關出口值
等 6 項指標,作為基準循環數列之構成項目。
台灣歷次景氣循環峰谷日期 (Reference date of Taiwan business cycles)
循環次序 | 谷底 | 高峰 | 谷底 | 持續期間(月數) | ||
|---|---|---|---|---|---|---|
擴張期 | 收縮期 | 全循環 | ||||
第1循環 | 1954.11 | 1955.11 | 1956.09 | 12 | 10 | 22 |
第2循環 | 1956.09 | 1964.09 | 1966.01 | 96 | 16 | 112 |
第3循環 | 1966.01 | 1968.08 | 1969.10 | 31 | 14 | 45 |
第4循環 | 1969.10 | 1974.02 | 1975.02 | 52 | 12 | 64 |
第5循環 | 1975.02 | 1980.01 | 1983.02 | 59 | 37 | 96 |
第6循環 | 1983.02 | 1984.05 | 1985.08 | 15 | 15 | 30 |
第7循環 | 1985.08 | 1989.05 | 1990.08 | 45 | 15 | 60 |
第8循環 | 1990.08 | 1995.02 | 1996.03 | 54 | 13 | 67 |
第9循環 | 1996.03 | 1997.12 | 1998.12 | 21 | 12 | 33 |
第10循環 | 1998.12 | 2000.09 | 2001.09 | 21 | 12 | 33 |
第11循環 | 2001.09 | 2004.03 | 2005.02 | 30 | 11 | 41 |
第12循環 | 2005.02 | 2008.03 | 2009.02 | 37 | 11 | 48 |
第13循環 | 2009.02 | 2011.02 | 2012.01 | 24 | 11 | 35 |
第14循環 | 2012.01 | 2014.10 | 2016.02 | 33 | 16 | 49 |
第15循環 | 2016.02 | 2022.01 | 2023.04 | 71 | 15 | 86 |
平 均 | 40 | 15 | 55 | |||
三、景氣對策信號
景氣對策信號亦稱「景氣燈號」,係以類似交通號誌方式的5種不同信號燈代表景氣狀況的一種指標,目前由貨幣總計數M1B變動率等9項指標構成。
景氣對策信號構成項目之選取,除包含與景氣波動較為密切之統計數列 外,並參酌當時經濟發展階段之政策目標決定。
我國景氣對策信號自 1977 年發 布以來,歷經 1978 年、1984 年、1989 年、1995 年、2001 年、2007 年、2013 年、2018 年與 2024 年共 9 次修訂,構成項目 9 項,包括:
(1)貨幣總計數 M1B、
(2)股價指數、
(3)工業生產指數、
(4)工業及服務業加班工時、
(5)海關出口值、
(6)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
(7)製造業銷售量指數、
(8)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
(9)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
每月依各構成項目之年變動率變化(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除外),與其檢查值做比較後,視其落於何種燈號區間給予分數及燈號,並予以加總後即為綜合判斷分數及對應之景氣對策信號。
景氣對策信號各燈號之解讀意義如下:
若對策信號亮出
- 「綠燈」,表示當前景氣穩定、
- 「紅燈」表示景氣熱絡、
- 「藍燈」表示景氣低迷,至於
- 「黃紅燈」及「黃藍燈」二者均為注意性燈號,宜密切觀察後續景氣是否轉向。
目前景氣對策信號各構成項目檢查值,與編製說明如下:
四、股價指數( TAIEX Average Closing Price)
- 景氣循環領先指標:股價指數
- 歷年台股指數
------------------------------------------
資料來源:
2.(2025)景氣循環的類型,國家發展委員會
https://www.ndc.gov.tw/cp.aspx?n=4326BCFE40D0A361&s=75DBD9CB7D37C501 ;
https://www.ndc.gov.tw/nc_335_2236 ;
https://vocus.cc/article/65b53a7cfd89780001e6178f
- 第11次循環:2001/9~2004/3,4500點漲到6500點,漲幅44%
- 第12次循環:2005/2~2008/3,6000點漲到8500點,漲幅42%
- 第13次循環:2009/2~2011/2,4200點漲到8600點,漲幅105%
- 第14次循環:2012/1~2014/10,7000點漲到9000點,漲幅29%
- 第15次循環:2016/2~2022/1,8100點漲到17600點,漲幅117%
9.(2025)川普關稅迴力鏢:一支射向對手的經濟武器,為何正飛向美國心臟?Sunrise 旭時報
(實際消費者情緒來自密西根大學調查)
https://sunrisemedium.com/p/768/us-tariffs-consumer-power-jobs-cooling-middle-class
13.Pierre-Olivier Gourinchas(2025)The Global Economy Enters a New Era,IMF
https://www.imf.org/en/Blogs/Articles/2025/04/22/the-global-economy-enters-a-new-era
For Europe, this means spending more on infrastructure to accelerate productivity growth.
It also means boosting support for domestic demand in China,
and stepping up fiscal consolid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對歐洲而言,這意味著加大基礎建設投入,以加速生產力成長。
這也意味著加強對中國國內需求的支持力度,
並加強美國的財政整頓。
14.Nicholas Bloom Davide Furceri Hites Ahir(2021)Why global uncertainty is declining,CEPR
https://cepr.org/voxeu/columns/why-global-uncertainty-declining
World Uncertainty Index (GDP weighted average)
Ratio of uncertainty related to the US to overall uncertainty
World Uncertainty Index for each income group (GDP weighted average)
15.Hites Ahir, Nicholas Bloom, Davide Furceri (2021)持續的全球不確定性意味著什麼(What the Continued Global Uncertainty Means for You),IMF
16.(2021)Global uncertainty is on the wane, The Economist Newspaper
https://www.economist.com/graphic-detail/2021/05/24/global-uncertainty-is-on-the-wane
17.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2023)The future of wealth and growth hangs in the balance
18.遠見好讀 (2024)高盛首席分析師:從美股4大領航者時期,看未來科技業趨勢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17853
- 1800年到1850年代:金融業
- 1850年代到1910年代:交通運輸
- 1920年代到1970年代:能源
- 1980年代至今:科技
19.Peter C. Oppenheimer(2024)高盛首席分析師教你剖析超級週期:掌握進場的訊號,啟動長期獲利的投資布局,商周出版
20.Peter C. Oppenheimer(2021)高盛首席分析師教你看懂進場的訊號:洞悉市場週期,贏在長期好買賣,商周出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3904?sloc=main
- 1949年到1968年:二戰後繁榮時代。
- 1968年到1982年:通貨膨脹與低報酬率。
- 1982年到2000年:現代週期。
- 2000年到2009年:泡沫與困境。
- 2009年到2020年:後金融危機週期與零利率時代。
- 2021年~: 後現代週期。
週期與超級週期的歷史。
II.
分析戰後超級週期:
二戰後各個超級週期,以及驅動這些週期發展的要素。
III.
後現代週期:
探討下一個週期可能的展開方式、主要特徵,
以及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和去碳化(decarbonisation)兩大因素
如何影響並描繪該週期的輪廓:
人工智慧定義了虛擬世界,而去碳化則是塑造現實生活的重要推手。
AI將為「舊經濟」帶來龐大的機會。
過去十年,「輕資本」的產業比傳統「資本密集」產業表現得更好,然而資本支出的趨勢正在改變,國防支出在增加、尋找能源的替代來源、碳中和等等,這些行動不僅需要巨大的花費,而且不是透過軟體或app就能達成的,這些行動都需要在基礎建設投入大量資金。
這股「大資金潮」驅動了未來十年的投資布局。
「後現代週期」,背後的驅動力有:
1.資金成本上升
2.成長趨勢減緩
3.由全球化轉為區域化
4.勞動力與大宗商品的成本上漲
5.政府支出與債務上升
6.資本支出與基本建設支出增加
7.人口結構改變
21.J. Doyne Farmer(2025)為什麼經濟體系總是變化?從《經濟預測革命》看懂景氣循環,天下文化
https://bookzone.cwgv.com.tw/article/34395
我們常說經濟總是在變,但到底是什麼在推動這些變化?
《經濟預測革命》一書揭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觀點:
除了外部衝擊之外,經濟體系本身內部的互動,也能自發產生振盪與不平等。
簡單的代理人基模型所形成的內生景氣循環
如果社會互動時間夠長,平均儲蓄率和經濟體系的總產出會出現自發性且不規則的振盪。
圖左側呈現持有各種儲蓄率的相對家戶數目;
- 貧窮家戶的儲蓄率低於 0.05,
- 富裕家戶的儲蓄率則高於 0.25,
- 介於兩者之間的家戶幾乎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