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 星期四

《 美國對等關稅對台灣各產業的衝擊及因應對策 


2025年8月7日起,美國對台灣商品徵收20%「對等關稅」

台灣2024年對美出口高達1,113.7億美元,占總出口23.4%,年增46.1%,美國已成台灣第二大出口市場(中國大陸及香港為台灣第一大出口市場)。

此舉將對台灣各大產業造成全面壓力,以下分析台灣各產業的衝擊與具體因應措施。


一、台灣各產業的衝擊

1.製造業首當其衝

  • 電子資通訊業(ICT) : 伺服器、網通設備、電腦週邊

美國ODM訂單毛利下滑3~5個百分點,傳產業者毛利甚至低於5%。

  • 半導體業 

晶圓代工多數暫獲豁免

但是下游IC設計、記憶體模組、封裝測試,產業鏈需加速重組。

  • 傳統製造業機械、工具機、汽車零組件、鋼鐵、手工具、自行車等

產品價格競爭力急遽下降,訂單利潤壓縮流失,中小企業現金流壓力大。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23178  (2025.08)

tw/article/82866/tax-punch-trump-one-for-all?fbclid=IwY2xjawL6GGlleHRuA2FlbQIxMABicmlkETFMUVNhbFhpNUs2dG1NanFrAR4aPHyCP1DMfRMwABqL1_vzEYka-L30aSyzEuNqTGnDqlKu-B4Od2nAFQPcVQ_aem_14Xr3ct2e162kMfFNqCi5w   (2025.08)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84060/trump-taiwan-tariff-impact-industries-2025 (2025.08)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34905 (2025.04)


2.農業與漁業

  • 2004年農產品出口總額49.2億美元,以輸出美國8.9億美元最多,占農產品出口總值18.0%
  • 2024年,台灣水產產品對美出口金額約為1.71億美元,占台灣對美農產品出口總額約18%。(如吳郭魚、鱸魚、旗魚、鬼頭刀等)
  • 2023年我國花卉外銷總值達新台幣65.4億元,其中蝴蝶蘭佔49.4億元,美國為最大出口市場,金額達19.7億元,占比約40%。
  • 關稅將削弱競爭力,衝擊接單與出口規模。

3.服務業間接受創

  • 金融業—風險升高、需求萎縮
隨著製造出口企業營收、訂單減少,銀行企業放款需求下降,不良資產(呆帳)風險上升。部分中小企業財務狀況惡化,增添金融業系統性風險壓力。
  • 物流與運輸業—運量下滑、營收受壓
製造業出口美國訂單流失,造成國內貨運、港運、報關等物流量減少,全球航運公司已觀察到北美線貨櫃運量顯著下滑,直接拖累物流相關服務業營收。

  • 餐飲零售與其它服務—消費信心疲弱

受企業縮減預算影響,民眾消費信心下滑,餐飲、零售、娛樂等生活型態服務業表現明顯轉弱,部分門市或連鎖體系營收成長停滯或出現負成長

  • 商務及專業服務—景氣大幅收縮
客戶主要為出口製造、零組件、組裝等產業的商務服務公司(如會計、法律、行銷、工程顧問等),因企業緊縮預算,需求停滯甚至萎縮,產業生態受波
,以雖非直接被課稅,但受製造業衝擊連鎖效應波及。


具體因應措施

1. 供應鏈重組

企業全球布局,維持台灣技術核心。

推動生產、組裝及最終加工移往美國或關稅優惠第三國,降低直接關稅衝擊。

例如:電子螺絲廠、OEM廠把組裝線設在美、墨,產地變更分批轉移出口。

2.  價值鏈(品牌)升級

台灣自有品牌出口美國比重提升至8.2%。

企業自代工(OEM/ODM)轉型品牌經營,融合設計研發、軟體服務與智慧製造,強化附加價值,降低單靠價格競爭對關稅的敏感性。

3.拓展國際市場

2024年,台灣服務業海外據點、餐飲、教育、醫療等,開店數年增18%。

服務業強調品牌差異化和高品質,可複製的出口模式。

標準化流程、在地化調整、數位行銷、品牌故事深化,發展高門檻服務,提升「台灣服務」國際競爭力。

4. 政策資源與產業基金支援

「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將加碼新台幣50億元(用於業者設備汰舊換新),整體達930億元。

* 為協助企業因應衝擊之政策資源措施 :

  • 工業支持措施

提供金融支持包括:貿易融資利息減碼120億元、外銷貸款優惠保證加碼60億元、中小微企業貸款加碼50億元,認定資格由營業額衰退15%放寬至10%,預估共有22萬餘家廠商受惠。

研發轉型補助200億元與爭取海外訂單100億元方面,放寬為直接或間接受到美國關稅政策影響的業者,就可以提出申請,受惠業者可達約5700家。

對於間接受衝擊業者

只要業者能舉證因為受到關稅影響,像是下游出貨商可能被退貨,導致貨品無法順利出貨等,都可以算遭受間接影響。

  • 租稅優惠

產業創新條例,提供研發與設備支出抵減擴大適用,適用範圍新增人工智慧(AI)節能減碳,支出上限由10億元提高至20億元;

另產創條例也放寬創投適用門檻,適用優惠出資額門檻由3億元降為1.5億元;

放寬新創適用條件方面,新創事業公司由成立未滿2年放寬為5年,投資門檻由100萬元降至50萬元,有望對新創、AI與節能減碳投資增加更多動能。

  • 農業支持措施
包括農貸利息補助追溯自2025年4月5日適用,減輕利息負擔;

生產場域補助原為吳郭魚、鱸魚及鬼頭刀,新增間接受影響魚種如魷魚、黃鰭鮪、大目鮪等,在國內外行銷也擴及美國以外市場,並新增海外參展獎勵等。


結語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的貿易新壁壘,考驗台灣產業韌性,也是轉型升級的關鍵契機。台灣產業必需聚焦於供應鏈重組價值鏈(品牌)升級拓展國際市場政策支援,才能避免受制於關稅,創新突圍持續在全球價值鏈中站穩腳步。


--------------------------

資料來源:

1.賴于榛、高華謙(2025)因應對等關稅 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提高至930億元、條件放寬,中央社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504240156.aspx

2.廖漢原(2025.08)川普開徵關稅各國開放市場 圖解美如何改變全球經貿版圖,中央社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8010016.aspx?fbclid=IwY2xjawL5MzVleHRuA2FlbQIxMQABHl7E-j25YYtJgWdmjEhGWyXdpjg1TBI5_d59C4CW7gQODr_lnK_ICQILwrRQ_aem_9EZ6iR-0G-5rvn2FA6e56A



對機械產業而言,20%的關稅只是表面壓力,更深層的風險來自匯率劇烈波動出口利潤壓縮,以及政府應對不足
面對日本、韓國憑藉匯率稅率雙優勢,穩固全球地位,台灣若無政策支撐與談判籌碼,恐讓企業陷入接單卻不敢出貨的困局。
政府若想守住台灣製造,誠如機械公會的建言,或許該儘快祭出具體的融資支援獎勵內需換購政策,並協助企業升級轉型。

3.劉光瑩、吳靜芳、康瓊之、楊孟軒(2025)關稅6大受災聚落獨家地圖
衝擊1.5兆元!168小時崩潰過後,台灣製造怎麼走,天下雜誌821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34905

4.郭逸 (2025.08)關稅+匯率夾殺傳產!232國安調查瞄準半導體,台灣出口前途堪憂?遠見雜誌

232條款是更大挑戰,全面審查高科技出口

關稅匯率或許只是「前哨戰」,對台灣來說,更大的難關還在後頭,也就是美國商務部近期啟動的《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
針對半導體ICT設備高科技零組件展開國安性調查,將評斷外國產品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意即台灣高科技業除了面臨關稅挑戰,更可能被賦予更多出口限制進口監控非關稅障礙等挑戰。
此外,鋼鐵鋁材汽車零組件也適用232條款。
(鋼鐵及鋁材50%關稅、汽車零組件25%關稅。)


5.李先泰(2025)關稅衝擊哪些台灣產業?經濟部評估14產業影響:哪些衝擊大、哪些待觀察?數位時代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82866/tax-punch-trump-one-for-all?fbclid=IwY2xjawL6GGlleHRuA2FlbQIxMABicmlkETFMUVNhbFhpNUs2dG1NanFrAR4aPHyCP1DMfRMwABqL1_vzEYka-L30aSyzEuNqTGnDqlKu-B4Od2nAFQPcVQ_aem_14Xr3ct2e162kMfFNqCi5w


6.李先泰(2025.08)美對台20%關稅衝擊報告出爐!這3種產業陷「海嘯第一排」,一表看懂20大產業影響,數位時代
  • 高依賴度、高相對稅率產業 (如工具機、塑膠製品):
建議廠商加速在美國的生產佈局以降低關稅成本,同時拓展多元市場以分散風險 。政府則應提供出口轉型補助與營運貸款。
  • 低依賴度、高相對稅率產業(如紡織)
應持續提升產品競爭力,並積極佈局其他海外市場。
  • 高依賴度、低相對稅率產業(如手工具、扣件)
可採取市場擴張策略,提升在美市占率,並升級在地經營模式。


圖: 經濟部(2025.08)

7.農業部(2025)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
https://www.moa.gov.tw/ws.php?id=2516128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GbUFx57vV/

與漁友切身的吳郭魚鱸魚鬼頭刀、遠洋漁業的相關作業原則也已公布。


8.李沛洵113年我國農產貿易概況農政與農情

9.曾郡秋(2025)蝴蝶蘭受重擊 出口美國成本飆升!農業部宣布加碼180億元救市,Newtalk新聞
https://www.moa.gov.tw/ws.php?id=2516128

10.溫正衡(2025)蘭花年產值60多億4成輸美 災損加關稅衝擊業者,公視新聞
11.行政院(2025)進出口貿易量
113年我國主要出口產品中,
最大出口項目為電子零組件,出口金額1,772.2億美元,
較112年減少0.8%,占整體出口比重37.3%
其次為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金額1,325.1億美元,增加59%,比重為27.9%
第3大為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出口金額285.3億美元,減少0.7%,比重為6%





經濟部評估美國對等關稅對個別產業影響程度。圖/行政院提供 (2025.04)

14.
黃心亮(2025)台灣關稅20%!為何比日韓高?川普:符合這條件才會降

  • 南韓

條件為「對美投資3500億美元,開放美汽車、卡車、農產品等進口」,經談判後調降為15%。

  • 日本
條件為「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開放美汽車、稻米進口」,經過談判後調降為15 %。

15.林兪彤(2025)美收20%關稅多殘酷?!台灣產業衝擊一次看,中時新聞網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50803000792-260410?fbclid=IwY2xjawL75VFleHRuA2FlbQIxMQBicmlkETFlS0RUR3pUVHVGTkVieTBVAR6-6Thcq56Bk2PCf-FQJvjXxLjNYiuDIFVzKLyRrxPWs0Cu2IlZ2f7FOws0Ew_aem_ih61IagyXFEK1S9XfLRpgg&chdtv

  • 半導體業:大魔王是232條款
  • 鋼鐵業影響不一
  • 生技怕丟代工
  • 汽車零組件剉咧等
  • 車市不安
  • 農民憂開放
  • 工具機哀嚎
  • 高價遊艇失優勢
  • 自行車:整車出口仍具優勢
  • 零件市場不利

16.林兪彤(2025)20%是留校察看! 翁履中曝台灣關稅「這點」全球唯一:有價值籌碼,中時新聞網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50801002048-260407?chdtv
但明顯看得出來,美國正在針對每個貿易夥伴進行分類處理,
根據其市場開放程度投資回報地緣政治價值進行談判。

  • 關稅:預期的關稅會侵蝕利潤嗎?
  • 在地生產成本:在地生產的成本損失有多嚴重?
  • 未來工廠:自動化與數位化能否抵銷這些成本損失(至少部分抵銷)?
  • 外部環境:在地生產有任何障礙或優勢嗎?

 19. BCG in Taiwanz (2025.01)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21405750026923&set=pcb.1021412976692867

💡台灣貿易穩步成長,關稅調整對科技業帶來挑戰

• 台灣的貿易總額預計將以每年 2.8% 的速度增長,

   到 2033 達到 1,004 億美元(以 2010 年定值美元計算);

   其中,對韓國和日本的貿易成長速度最快。

  2023 年,台灣向美國出口約 880 億美元(以當前美元計算),

    並被徵收 1.2% 的貿易加權平均關稅。

• 假設美國徵收關稅上升至 20%,台灣商品的額外關稅成本將達到 160 億美元

   受影響最大的產業包括消費電子數據中心設備以及半導體材料

BCG董事總經理暨全球合夥人馮博堅表示:「身處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台灣的企業除了持續打造韌性,利用情境分析(Scenario Planning)等工具,識別個別模擬情境中的機會與風險,方能洞燭機先。

另外,在經濟全球化轉變成地緣政局化的趨勢下,企業應建立具備國際關係知識的專業團隊,提升判斷地緣政治變化的能力,來更即時地協助企業擬訂未來海外策略。」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21405750026923&set=pcb.1021412976692867 (2025.01)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21405736693591&set=pcb.1021412976692867 (2025.01)

20. 聯合報(2005)關稅海嘯衝擊全台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2664/8929041?from=vipudn_hotlist_story ;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9crizsuJw/ ;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9bQwyWtHV/


21.羅明琇 (2025)川普打響關稅戰,台灣半導體該如何布防全球供應鏈?哈佛商業評論

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24007/semiconductor-supply-chain

台灣企業必須超前部署,從「成本效率風險韌性政策適應性服務彈性」中重新取得平衡,打造真正具有行動力與韌性的供應鏈。

23.游庭皓的財經皓角(2025) 川普以貿易逆差構成國家緊急狀態為由,對幾乎所有貿易夥伴課徵全面關稅,利用IEEPA賦予的緊急權力,推動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芬太尼報復關稅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8EZMP1TKo/

24,羅明琇 (2025)關稅壓力下的新局:台美供應鏈合作的策略再定位哈佛商業評論

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24251/redefining-taiwan-us-supply-chain-strategies-amid-tariffs?fbclid=IwY2xjawMXeMVleHRuA2FlbQIxMQABHvwbtA7UAwmDVXZ8i7Qqe_IdQF5gKbAc_SrlPXbiK7C9g8FXuo3HC-vQWi1j_aem_663HfxtJ8nuKairu8Yd_VQ

  •  一方面,美方意識到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性,特別是在半導體關鍵電子零組件領域的地位;
  • 另一方面,也期待台灣能夠進一步主動對接美國的供應鏈重建策略,深化在技術、安全與價值觀上的結盟。


精選文章

服務業數位轉型,需可實戰的創新方法論

專家傳真 - 服務業數位轉型 需可實戰的創新方法論, 2018 年 05 月 18 日,工商時報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518000297-260202 服務業如何結合 ICT 科技,進行數位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