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6G商業生態系及其政策工具之探討 》
一、描繪6G商業生態系
1.多元參與者構成
包括:電信運營商、設備製造商、晶片設計商、軟體開發商、AI與量子技術提供者、新創企業,以及政府機構和標準組織等,形成多層次、跨領域合作網絡。
- 電信運營商:網路基礎建設與服務提供者。
- 設備製造商:基地台、終端與感測器等硬體。
- 晶片設計商:支撐高效能運算與低延遲。
- 軟體開發商:應用程式與平台解決方案。
- AI與量子技術提供者:提供智慧化與安全化支撐。
- 新創企業:聚焦應用創新與垂直領域解決方案。
- 政府機構與標準組織:制定政策、規範與推動國際合作。
特徵:跨領域、跨國界的多層次合作網絡。
2.技術供給層
創新頻譜資源(如太赫茲頻段)、高性能晶片、AI和量子計算整合、先進天線與感測技術等,為6G通信能力提供基礎技術支撐。
- 頻譜資源:太赫茲頻段、可見光通信等新頻譜資源。
- 高效能晶片:支援AI運算、量子模組與低功耗設計。
- AI/量子整合:智能調度、動態頻譜分配、量子加密。
- 先進天線與感測:Massive MIMO、RIS(智慧反射面)。
特徵:為6G超高速率、低延遲、大規模連接,提供核心技術支撐。
3.平台與服務層
包括:虛擬化網路切片(Network Slicing)、邊緣計算平台、量子安全通信平台、數據分析與智慧決策平台,推動多行業定制化應用。
- 虛擬化網路切片:依行業需求定制化網路。
- 邊緣計算平台:縮短延遲,支撐智慧交通/工業物聯網。
- 量子安全通信平台:確保未來數據隱私與抗駭能力。
- 數據分析與智慧決策平台:支援跨產業數據融合與即時決策。
特徵:由基礎技術驅動,轉化為跨領域的服務能力。
4.應用場景層
涵蓋:智慧城市、智慧醫療、工業4.0、全息通信、元宇宙、智慧交通、無人機群及新型娛樂等,助力產業數位轉型及新經濟生態形成。
- 智慧城市:能源、安防、基建全面智慧化。
- 智慧醫療:遠距診斷、手術機器人、全息病理顯示。
- 工業4.0:超精準製造、無人化工廠。
- 全息通信/元宇宙:沉浸式互動、數位孿生。
- 智慧交通:自駕車、車路協同。
- 無人機群:物流、農業、救援。
- 新型娛樂:沉浸式AR/VR、即時互動演唱會。
特徵:推動產業數位轉型,孕育新經濟生態。
5.生態系支持
政府政策導向與頻譜管理、資安標準規範、資金投入與補助,促進研究開發和產業創新,加速商業模式創新以及跨產業鏈融合。
- 政策導向與頻譜管理:確保公平競爭與國際協調。
- 資安標準規範:保障跨國數據流與隱私安全。
- 資金投入與補助:支持研發與新創孵化。
- 跨產業鏈融合:產官學研協力,促進技術轉移。
特徵:形成長期可持續的制度與資源保障。
6.創新與競爭
激勵新創企業介入技術應用,推動開放創新和生態系共創,形成合作共贏的產業環境,促成全球競爭優勢。
- 新創企業:以靈活模式推動應用創新。
- 開放創新:產業、學界、用戶共創。
- 全球競爭優勢:建立跨國聯盟,打造6G領先地位。
特徵:兼具合作與競爭,形成正向循環的全球產業動能。
二、促進6G商業生態系之政策工具
政府促進6G產業生態系發展,可以從環境面、供給面及需求面三個角度,採用以下政策工具:
面向
政策工具
作用說明
環境面
- 制定6G頻譜規劃與管理政策
- 完善資安法規與數據保護規範
- 推動國際標準化合作與外交協調營造穩定、安全、符合國際接軌的法規與頻譜環境,保障網路安全與產業競爭力
供給面
- 研發補助與稅務優惠
- 建立6G試驗場域與技術示範平台
- 投資人才培育與跨領域教育計畫
- 支持產學研合作與創新創業降低企業技術研發門檻,提升技術成熟度和人才供給,促進產業鏈創新活力
需求面
- 推動6G應用示範項目與行業試點
- 公部門領導數位轉型採用6G技術
- 鼓勵企業與市場創新應用與商模探索培養市場需求,促使技術商用化,加速產業生態圈形成與擴大生態影響力
-------------
資料來源:
2.洪明洲(2019)生態系統(下)
面對「臺灣如何切入全球6G標準」與「6G如何合作迎來新商機」兩大命題,
- 遠傳電信:
- Dr. Mona Mustapha(前3GPP SA全會副主席):
- NTT DOCOMO (中村武宏先生) :
主張先讓5G在產業端成功,透過跨產業溝通與可複製場域案例,將在地PoC帶進3GPP形成國際共識,成為臺灣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