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4日 星期六

  商業生態系政策(計畫)的推動_芻議 》


1. 智慧農業商業生態系
  • 概念開展
依據James F. Moore 和Marco Iansiti and Roy Levien的商業生態系概念開展











  • 推動執 ( 商模化 / 統化 / 規模化 )



2.中小企業跨域生態系

  • 概念開展

實務推動上,生態系的關鍵成員可分為3大角色,

包括基石者、利基者、支持者或促進者:

1. 基石者(Keystone):

扮演價值整合者,為生態系發展勾勒明確的未來願景,並決定該生態系的開放程度,引領生態系邁向目標市場,為利基者創造生存空間,也必須維持成員之間均衡發展、共生共榮。

2. 利基者(Niche Players):

扮演價值貢獻者,貢獻獨特資源或能力,以創造生態系的價值,利基者與生態系之間是一種動態關係,為生態系貢獻價值,也有自由進出生態系的權利。

3. 支援者/促進者(SupportersFacilitator):

扮演價值促進者,目的在於加速推動生態系的形塑,並引入該生態系所需的成員、知識、技術等資源,支援者或促進者通常為政府部門、法人機構、產業公協會或相關支援服務廠商等,作為生態系強而有力的後盾。

以生態系為核心價值,包括

經驗驅動(EExperience Driven價值共創(CCo-create有機開放式組織(OOrganic Open Innovation等3大要素,聚焦中小企業面臨的挑戰、痛點與發展需求,發展適應於本土脈絡的商業生態系,並且從經營者角度切入,促進生態系的共生共榮,也就是透過價值共創機制,形成均衡、更具應變力的商業網絡,累積可共享及持續發展的核心能耐,讓生態系更能生生不息。

  • 跨域生態系


  • 生態系演進脈絡補充
產業的發展從單一公司的獨立運作,供應鏈上、中、下游的串接再至產業地理又或是同業群聚的組成顯現出產業的規模要擴大,勢必要與其他相關聯之業者合作或是合併。 

而生態系除了合作/合併外,也必須仰賴其他更多非預期之相關企業配合打破地理時空等限制,這些企業可能來自不同的產業背景,運用自身優勢相互合作以及互補來創造價值,串聯建構出緊密的關係網絡。
  • 推動執⾏ ( 生產力 / 合力 )
    • 生態成員組成與推動模式
    • 推動策略
    • 推動作法
    • 輔導成與策略建議




3.結論

雖同樣以生態系為核心推動方式,但其政策目標、角色設計、操作方式與成果期待各有明顯差異。以下是比較分析:


政策計畫/

面向

農業部智慧農業計畫

經濟部中小企業生態系計畫

1.政策目標與背景差異

所屬領域

農業科技、智慧農業

中小企業創新、數位轉型

核心目的

協助農業導入智慧技術,

形成具商業模式的永續服務

體系

協助中小企業跨域整合與商業生態

建立,促進創新與國際接軌

背景需求

農業勞動人口老化,

生產力與環境壓力需解決

中小企業規模小、資源分散,

需透過生態系連結強化競爭力

2.生態系設計與運作差異

生態系

組成

主導業者+協同業者

(至少3家)共同提案,

需橫跨農機、感測、ICT

不同領域

鼓勵產業鏈內核心業者號召中小

企業形成平台型、價值核心型或解決方案型生態系

角色設定

模仿Moore生態系理論:

基石者(Keystone)、利基者、促進者

功能分類三種生態系類型

不強調生態系內部演化角色

政府角色

擔任促進者與補助者,

協助連結、提供技術支持與

落地資源

提供規劃工具、陪跑顧問與經費

補助,強調跨域協作機制建立

3.推動策略與模式差異

策略導向

自下而上

由業界發起生態系組建,

政府輔導與協助落地

自上而下

政府先規劃生態系類型與標竿

案例,引導企業組成對應模式

創新模式

模組化技術場域導入為重,

導向商業落地與農戶服務模式

創新商模與國際鏈結為重,

導向平台效應與生態系共創價值

產業合作邏輯

技術應用整合 + 在地場域合作

價值網絡整合 +

跨域創新與外部市場拓展

4.成果期待與評量重點差異

成果形式

可複製的服務模組、落地場域

示範、技術商品化

生態系協作模式、平台規模擴大、

商業模式可持續發展

評量指標

技術導入成效、農民參與度、

服務永續性

夥伴數量、創新價值鏈建立、

市場拓展成效


*總結

項目

農業部智慧農業

經濟部中小企業生態系

生態系類型

農業導向、垂直整合型

商業導向、跨域網絡型

重點角色

主導業者、基石者

生態系領導者(多樣型態)

創新方式

技術整合 + 在地應用

商模創新 + 平台經濟

政府角色

啟動與輔導導向

策略規劃與資源整合者

結構特徵

雙核心(產業+農場)共構

核心企業領航 + 中小企業環繞



-----------
資料來源:

1.農業部114年度智慧農業業界參與建立生態系計畫

https://www.intelligentagri.com.tw/xmdoc/cont?xsmsid=0J165627312537358519&sid=0O171342501684531934

智慧農業生態系簡介https://www.intelligentagri.com.tw/files/file_pool/1/0O171436730201779637/3_%E6%99%BA%E6%85%A7%E8%BE%B2%E6%A5%AD%E7%94%9F%E6%85%8B%E7%B3%BB%E7%B0%A1%E4%BB%8B.pdf ;

計畫構想書撰寫說明簡報

https://www.intelligentagri.com.tw/files/file_pool/1/0O171436629666890600/114%E6%A5%AD%E5%8F%83%E7%94%9F%E6%85%8B%E7%B3%BB%E8%A8%88%E7%95%AB-%E8%A8%88%E7%95%AB%E6%9B%B8%E6%92%B0%E5%AF%ABV3.pdf

2.經濟部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106年~113年)推升中小企業跨域生態系價值共創計畫

https://www.sme.gov.tw/smefuture/article-smeecosystem-1675-9821 ;

https://mymkc.com/article/content/24941

  • 價值核心型生態系

https://www.sme.gov.tw/smefuture/list-smeecosystem-2567

  • 平台型生態系

https://www.sme.gov.tw/smefuture/list-smeecosystem-2568

  • 解決方案型生態系

https://www.sme.gov.tw/smefuture/list-smeecosystem-2798

3.James F. Moore (2024)競爭加倍速:創新致勝(The Death of Competition)

 《 Al 從技術應用轉向生活情緒應用  


1. AI的Use Case

在過去一年生成式AI的世界已經大幅進化。現在的人們怎麼用gen AI?

Marc Zao-Sanders2005年4月在《哈佛商業評論》發表的文章《現在人們如何真正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 》(How People are Really Using Generative AI Now

人們使用AI的方式已從工作流程自動化、撰寫報告、產出內容等技術性應用
轉向更貼近日常的場景,例如:規劃生活、確立個人價值觀或改善健康等。


2025 年前 10 個使用案例表明從技術轉向情緒應用 (認知、情緒和意義)
包括:治療、個人生產力和個人發展等領域的成長。
越來越多人使用LLM來尋找目標並提升自己。

圖表:
  • 黃色:內容創作和編輯
  • 綠色:技術援助和故障排除
  • 藍色:個人和專業支援
  • 橘子:學習和教育
  • 紫色:創意和休閒
  • Grey:研究、分析和決策

2005年排名前 100 位的一些用例。

以下所挑選的例子,能夠特別清楚地說明人們如何使用AI這項技術。

  • 治療/陪伴(#1)。

在我的家鄉南非,心理健康幾乎不存在;每10萬人中只有1名心理醫生,每30萬人中只有1名精神科醫生。大型語言模型人人可用,它們可以提供幫助。不幸的是,當你的健康狀況惡化,生存才是首要任務時,資料安全就不再是問題了。

  • 組織我的生活(#2)。

“我只是要求它創建一個時間表,讓我在客人入住之前打掃和整理房間。”

增強學習(#4)。我一直在參加線上課程,自學資料分析,並使用 ChatGPT 作為學習指南,講解一些課程略過的內容,然後將其添加到我的筆記中。這有助於我鞏固所學知識,到目前為止非常有用。

  • 更健康的生活(#10)。

我剛開始嘗試一個新的飲食計劃,用在線‘膳食計劃器’的電子表格計算宏量營養素簡直讓我抓狂。現在我只需要根據我每餐所需的宏量營養素來尋找食譜,然後拿著清單去購物。然後我會用氣炸鍋和電鍋——非常簡單。

  • 建立旅行行程(#24

我請 ChatGPT 提供一份詳盡的度假行程,其中包含許多細節,例如鄉村風格的住宿和餐飲場所、值得一看的景點以及鮮為人知的景點,同時盡量減少駕駛時間。結果非常完美。

  • 對罰款提出異議(#83)。

我因為進入公車專用道收到了一張罰款通知單(PCN)。市議會就因為大約20秒的停車時間向我索要了80英鎊。我請ChatGPT幫我寫申訴信,今天早上收到信說PCN已經作廢了。謝謝你,AI,因為如果我自己寫一封又長又無聊的申訴信,我可能寧願直接付錢。

 
https://hbr.org/2025/04/how-people-are-really-using-gen-ai-in-2025?tpcc=orgsocial_edit&utm_campaign=hbr&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facebook&fbclid=IwY2xjawKeiuBleHRuA2FlbQIxMABicmlkETFxOExjenByWVl0ZU1WTjkxAR5AWcVMSGaz761r0hBABw_SlYlJn8fR7wtZ7pZ-AdsIHcDeZBXPuxlIeCSZiw_aem_d8B7yUNlJ2UVzROehaW5ZA



2.Al的生活應用

18AI生活實例


1. Marc Zao-Sanders (2025)How People Are Really Using Gen AI in 2025
2. 倪旻勤(2025)原來人們用生成式AI不是在工作?
     18種生活應用實例一次看商業周刊

精選文章

服務業數位轉型,需可實戰的創新方法論

專家傳真 - 服務業數位轉型 需可實戰的創新方法論, 2018 年 05 月 18 日,工商時報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518000297-260202 服務業如何結合 ICT 科技,進行數位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