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玩的演進及商業生態系的形成_從Labubu爆紅說起 》
一、潮玩生態系結構
- 上游:IP設計與開發
自有IP、代理IP、授權IP:
企業與藝術家、設計師合作,打造原創或有市場潛力的IP形象。
IP疊代與創新:
持續更新IP設計,維持市場新鮮感與吸引力。
--------------------------------------------------------------------------------------------------------------------------
- 中游:產品設計與製造
產品化設計:
將IP形象轉化為實體潮玩產品,如盲盒、手辦(Shǒubàn , Figure)、BJD(Ball-Jointed Doll,球體關節人偶)、棉花娃娃等。
製造與品質控制:
選擇合適的工廠進行生產,確保產品質量與設計還原度。
--------------------------------------------------------------------------------------------------------------------------
- 下游:銷售與行銷
多元化銷售通路:
包括:線下門店、線上電商平台、自動販賣機、潮玩展會等。
社群行銷與粉絲經營:
透過社群媒體、粉絲活動、限定款發售等方式,強化品牌與消費者連結。
--------------------------------------------------------------------------------------------------------------------------
- 衍生與生態圈延伸
周邊商品與跨界合作:
潮玩IP可授權至服飾、文具、生活用品等領域,擴大商業價值。 '
潮玩產品具備收藏與投資屬性,二手交易平二手市場與收藏交易:
數位內容與AI互動:
結合AI技術,推出智能互動潮玩,提升消費 者參與感與娛樂體驗。
二、潮玩生態系特色
1.以IP為核心:
成功IP能跨越單一平台,帶動產業鏈各環節發展。
2.快速創新與疊代:
設計師不斷推出新系列,滿足消費者追求新鮮感的需求。
3.社群與文化共創:
消費者參與討論、分享、二次創作,形成強大的粉絲文化與社群力量。
4.科技賦能:
AI、數位互動等技術融入,提升潮玩的互動性與個性化體驗。
三、總結:潮玩生態系
潮玩生態系是一個以IP為核心,涵蓋:設計、製造、銷售、社群經營、跨界合作與科技賦能的完整產業鏈。
潮玩生態系不僅滿足了年輕消費者的情感與社交需求,也推動了潮玩產業的持續創新與成長。
--------------------------------------------------------------------------------------------------------------------------
https://vocus.cc/article/6809fa04fd8978000189d79e
泡泡瑪特(POP MART)從一家雜貨店到連鎖潮玩店,再到今日成為全球潮玩產業的上市公司巨頭,其商業生態系演進歷程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 初期:雜貨店時期(2010–2015年)
- 定位與經營模式
2010年,王寧在北京創辦泡泡瑪特,初期定位為潮流雜貨店,販售各式各樣的小商品,但並無明顯特色。
- 轉型契機
2014年,王寧接觸到日本潮玩品牌Dreams的盲盒銷售模式,隨後取得Sonny Angel在中國大陸的代理權,盲盒銷售模式帶來了極高的復購率和顧客黏著度。
2. 轉型與崛起:潮玩品牌化與IP運營(2016–2019年)
- 聚焦潮玩與IP開發
2016年,泡泡瑪特正式轉型為潮玩品牌,主力發展自有與合作IP,如Molly、Pucky、Dimoo、Labubu等。
- 盲盒機制與社群經營
泡泡瑪特引入盲盒玩法,結合「抽獎」與「隱藏款」概念,大幅提升消費者購買與社交分享意願。
- 線下與線上全通路佈局
積極鋪設線下門市與機器人商店,並進駐主流電商平台,同時建立粉絲社群,強化品牌與消費者連結。
3. 快速擴張與國際化(2018–2020年)
- 海外市場拓展
2018年起,泡泡瑪特進軍日、韓、澳、紐、美、英等海外市場,並與迪士尼、漫威等國際品牌合作。
- 品牌影響力提升
泡泡瑪特成為中國潮玩文化的代表,並在全球潮玩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4. 上市與生態系成熟(2020年至今)
- 香港上市與資本化
2020年12月,泡泡瑪特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成為「盲盒第一股」,市值一度突破1000億港元。
- IP生態系深化
泡泡瑪特持續開發與簽約新IP,並推動IP跨領域合作,擴大商業價值。
- 國際業務爆發
2024年,泡泡瑪特海外收入佔比一度接近50%,全球門市與機器人商店數量持續增加。
- 粉絲經濟與社群文化
泡泡瑪特培養了大量粉絲社群,推動潮玩文化成為年輕人的生活方式。
5.商業生態系演進總結
泡泡瑪特的商業生態系從單純的雜貨店,逐步轉型為以IP為核心、盲盒為特色、線下線上全渠道佈局的潮玩帝國。
其成功關鍵在於:(1)IP開發與運營:
持續推出受歡迎的IP系列,並深耕角色故事與情感連結。(2)盲盒機制與社群經營:
通過盲盒玩法與粉絲社群,提升消費者黏著度與復購率。(3)國際化與跨界合作:
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並與國際品牌合作,擴大品牌影響力。(4)資本與品牌價值提升:
成功上市後,資本助力品牌持續成長,成為全球潮玩產業的領導品牌。
泡泡瑪特的歷程,不僅是商業模式的創新,更是潮玩文化與年輕人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
https://www.hanghangcha.com/hhcQuestion/detail/677737.html
------------------------------
參考資料: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3/8576681
2.陳湘瑾(2025)不到40歲就當上首富 泡泡瑪特創辦人王寧如何靠潮玩席捲全球?經濟日報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4/8798455
3.(2025)「盲盒帝國崛起!」泡泡瑪特如何用IP與創新征服全球市場?
https://vocus.cc/article/6809fa04fd8978000189d79e
4.(2021)從泡泡瑪特的市場戰略到圈層經濟的趨勢
https://www.dascoin168.com/archives/11222.html
5.(2021)泡泡瑪特發展歷史是怎樣的呢? https://www.hanghangcha.com/hhcQuestion/detail/677737.html
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最初以售賣潮流雜貨(文創、玩具等)為主,
2016年左右,公司轉型至潮流玩具市場,將潮流玩具和盲盒玩法結合,開設天貓旗艦店、葩趣線上潮流玩具社區平臺、推出明星IP形象Molly,2017年在北京舉辦了中國首屆潮流玩具展會,目前是國內潮玩市場排名第一的潮流玩具公司。目前公司高管平均年齡約為35歲。
2019年實現營收16.83億元,同增227.2%,三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26.3%,淨利潤4.51億元,同增353.4%,淨利率為26.8%。
6.彭思齊(2025)迪士尼賣夢想,他們賣療癒和自嘲!泡泡瑪特、吉伊卡哇⋯年輕人愛他們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