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慧應用之探討 》
一、AI與國力
什麼是「AI國力」?
AI國力,不是比誰技術最強,而是看「全民會不會應用AI」。
商業周刊整合史丹佛、牛津、波士頓顧問公司等,最新8份全球AI實力評比發現:
在這些評比中,幾項反覆出現的指標,如AI基礎建設、AI人才、資本、數據、AI素養和AI治理能力,基本決定了一國AI應用「孵化的速度」和「擴散能力」。
1.台灣擁有最強AI晶片與完整供應鏈,為何AI國力輸給新加坡?
在8份國際AI評比中,新加坡頻頻躋身前段班,甚至衝上全球第3,台灣僅列第21。
Google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提醒:「大家把AI當作佛系工具,拿來讓生活有趣,卻沒有讓工作真正產生競爭力的提升。」,這是隱憂。
二、AI與產業應用
AI 在哪些領域被利用?
「人工智慧(AI)正在改變各個產業和領域,大幅強化生產力和效率。
- 醫療保健業:
使用 AI 進行診斷、治療、醫療輔助、臨床資料分析、病患教育、精準外科手術和藥物研發。
- 製造業:
應用 AI 進行需求預測、能源管理、安全管理、品質控管和庫存管理。
- 金融業:
使用 AI 進行投資分析、信用評估、顧客服務、金融商品推薦、自動交易和詐騙偵測。
- 農業:
使用 AI 進行產量預測、病蟲害檢測、土壤分析、農用機器人協作和災害防治。
- 公共部門:
使用 AI 進行輿論收集、政策資料分析、投訴處理、犯罪預測、災難應變和疫情預測。
- 智慧城市:
應用 AI 進行交通管理、城市能源管理、安全系統、資源回收優化和公共服務自動化。
- 太空產業:
使用 AI 進行太空垃圾監測和迴避、太空糧食種植,以及廢水和飲水管理。
- 環境部門:
使用 AI 進行氣候模型建立、生態系統保護、空氣品質監測、水質管理、土壤健康分析,以及資源管理優化。
運用 AI,我們可以帶動生活和工作各個層面的進步和創新,進而提升生產力、效率,並制定更好的決策。
AI 正在改變各行各業,提升生產力與決策效率。
- 跨領域應用廣泛:
- 醫療:診斷、藥物研發。
- 製造:預測、品管。
- 金融:投資、詐騙偵測。
- 農業:產量與病害分析。
- 公共部門與城市:政策分析、交通管理。
- 太空與環境:資源管理、氣候監測。
AI 推動創新與實質改善生活與工作品質。
三、AI與個人使用
自2022年底推出以來,至2025年7月已累積超過7億活躍用戶,將近全球成年人口的10%。
「人們都如何使用ChatGPT?」《How People Use ChatGPT》報告,由OpenAI經濟研究團隊與哈佛大學經濟學家David Denning(大衛·丹寧)合作發表,首次以內部數據揭示ChatGPT的真實使用情況。
研究對象為ChatGPT消費者用戶(Free、Plus、Pro),涵蓋2022年11月至2025年7月的全球用戶訊息,並排除未滿18歲、已刪除帳號、已封鎖帳號、未登入用戶,以及選擇不分享訊息作為模型訓練的用戶。
以下是NBER「人們都如何使用ChatGPT?」《How People Use ChatGPT》報告中,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洞察:
2025年,非工作用途訊息占比達到了72.2%,
顯示ChatGPT正迅速融入日常生活。
最大用戶群體年齡在18至25歲之間,占46%。
報告指出,主要用途包括:「實用指引」、「資訊查詢」與「寫作」。
ChatGPT 用戶隨著註冊時間不同,使用頻率的差異與成長趨勢。早期用戶不僅更活躍,且隨著產品功能進化,所有用戶的互動頻率都在增加。圖/ NBER
根據OpenAI內部自動化分類,ChatGPT的三大主要用途,分別為:
- Practical Guidance (實用指引/教學/創意)、
- Seeking Information (查詢資料/事實/比較)、
- Writing (寫作/編修/翻譯/摘要),
三者合計占所有訊息量近8成。
「AI可產生10倍生產力」的AI自動化口號,可能與普遍狀況仍不太一致。
洞察1:「非工作」用途才是主流- 健身、飲食、旅遊規劃
- 生活小技巧、家事處理
- 教學、補習、學習方法
- 創意發想(如Podcast主題、禮物點子、活動規劃)
#查資訊(24.4%)
- 人物、時事、產品、食譜
- 歷史事件、科學知識、健康資訊
- 旅遊景點、消費建議、比價分析
- 編修個人信件、社群貼文、簡報、履歷
- 翻譯、摘要、潤稿
- 創作詩歌、故事、祝賀詞
ChatGPT 在消費者端的主要用途是「實用指導」、「尋求資訊」和「寫作相關」,而非單一技術或娛樂用途,且各主題的佔比在一年內相對穩定,僅多媒體類因新功能而顯著成長。圖/ NBER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01505588818544&set=a.401198302182613
精確揭示 ChatGPT 在消費者端的實際用途分布,主流用途是「實用指導」、「尋求資訊」和「寫作相關」,而非單一技術或娛樂用途。這有助於理解 AI 工具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等多元場景的滲透與影響。圖/ NBER
反映出 ChatGPT 用戶隨著註冊時間不同,使用頻率的差異與成長趨勢。早期用戶不僅更活躍,且隨著產品功能進化,所有用戶的互動頻率都在增加。圖/ NBER
揭示 ChatGPT 在不同年齡層的用途分布,年齡越高,工作用途佔比越高;年輕用戶則以非工作用途為主,且非工作用途成長速度明顯高於工作用途。圖/ NBER
洞察5:跨職類都以「資訊蒐集/決策支援」為主
- 紀錄資訊:18.4%
- 決策與解決問題:14.9%
- 創意思考:13%
- 電腦操作:10.8%
- 詮釋資訊:10.1%
- 蒐集資訊:9.3%
- 提供諮詢與建議:4.4%
-----------------------------------------------------------
資料來源:
1.何佩珊(2025)全台第一份AI國力報告,《商業周刊》第 1975 期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JTA9rWtnK/ ;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71CPq2Vqz/ ;
📁圖表資料來源:Tortoise Media《The Global AI Index》
🔎圖表註1:
《The Global AI Index》由英國獨立媒體Tortoise Media發布,
自2019年起評比全球AI國力,曾被各國政府與世界經濟論壇引用。
2025年起,該報告改由其新購併的《The Observer》名義發布。
🔎圖表註2:
根據Tortoise方法論,在此指數中,第1名國家會被標準化成100分,
而最低分則保留其原始分數而非歸零,避免誤導該國毫無AI能力。
- 台灣靠科技製造推動AI浪潮,打下AI產業基礎優勢。
- 但拚AI國力,不只比算力、晶片,需要更多龍頭企業帶中小企業運用AI。
3.管婺媛(2025)台灣AI應用慢,只剩5年黃金期!3大咖:大帶小是突破點,商業周刊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304665745003800&set=a.444554581014925
・ 沒數據:所有決策都是「拍腦袋」,哪來的數據訓練AI?
・ 沒流程:凡事講「彈性」、靠「救火」,AI不知從何開始。
4.「好好用 AI」 素養計劃 - 教材教學手冊
5.「好好用 AI」負責任使用與開發 AI 素養計劃
https://hackmd.io/@TaiwanAIForum/rJ1Cw4MLxe/https%3A%2F%2Fhackmd.io%2F%40TaiwanAIForum%2FrJ1Cw4MLxe
6.Aaron Chatterji, Thomas Cunningham, David J. Deming, Zoe Hitzig, Christopher Ong, Carl Yan Shan & Kevin Wadman(2025)「人們都如何使用ChatGPT?」,《How People Use ChatGPT》報告
https://www.nber.org/papers/w34255 ;
https://www.nber.org/system/files/working_papers/w34255/w34255.pdf ;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6wCR5aHyB/
7.OpenAI(2025)《How People are useing ChatGPT》報告
- ChatGPT 最大宗的用途「詢問 Asking 」佔了49%。
與傳統上搜尋引擎的三大用途:
「查資訊 Informational 」佔 8 成、
剩下「去某站 Navigational 」和「做某事 Transactional 」各佔約 1 成,
這兩類工具的用途越來越像,
印證了生成式 AI 慢慢吃掉傳統搜尋引擎的趨勢~
- OpenAI 將 ChatGPT 的用途分成三類:
詢問(Asking)、執行(Doing)、表達(Expressing),
以下是各類型的特性與比重:
▶️ 詢問(Asking)約 49%:
查資料、諮詢意見、詢問問題
▶️ 執行(Doing)約 40%:
寫作(撰稿、改寫、文案等)、規劃、程式/任務執行(其中約三分之一與工作有關)
▶️ 表達(Expressing)約 11%:
創意、反思、探索性對話。
這個佔比雖小,但它讓 ChatGPT 成為一種心理、創意工具,
這些用途雖不直接創造「工作報酬」,卻能增進人與工具的情感連結。
8.李先泰(2025)OpenAI首度揭露內部數據:大家都用ChatGPT做什麼?
這6點洞察可能顛覆你的想像,數位時代
9.Marc Zao-Sanders(2025) 人們究竟如何使用人工智慧(AI),How People Are Really Using GenAI,HBR
https://hbr.org/2024/03/how-people-are-really-using-genai
https://learn.filtered.com/thoughts/top-100-gen-ai-use-cases-updated-2025
;
https://learn.filtered.com/hubfs/The%202025%20Top-100%20Gen%20AI%20Use%20Case%20Report.pdf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48733322000634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84855750339998&set=a.612039267621652
;
- X軸:專注單一任務⭢能做很多事情
- Y軸:接觸程式碼少⭢多
提示詞目錄:
1.
各職位皆適用的提示詞(ChatGPT for any role)
2.
業務與銷售專用提示詞(ChatGPT for sales)
3.
CRM、客戶關係團隊專用提示詞(ChatGPT for customer success)
4.
產品經理專用(ChatGPT for product
teams)
5.
工程師專用(ChatGPT for engineering
teams)
6.
人資團隊專用(ChatGPT for HR Teams)
7.
IT人員專用(ChatGPT for IT teams)
8.
管理職位專用(ChatGPT for managers)
9.
高階主管專用(ChatGPT for executives)
10.
財務團隊專用(ChatGPT for finance)
11.
行銷人員專用(ChatGPT for marketing)
21.邱煜庭(2025) AI會讓你失業,還是幫忙加薪?PwC全球10億工作分析,3個數字揭露AI職缺趨勢, Cheers快樂工作人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215421070614947&set=a.599079482249112;
https://www.cheers.com.tw/talent/article.action?id=5104558&page=2
PwC最新報告,針對全球六大洲、10億個職缺分析,AI不只沒讓人失業,反而帶來更多機會與高薪。
報告指出,當員工具備AI技能時,企業提供的薪資成長(wage premium)幅度,前三名分別為批發零售、能源、資通訊(ICT)。
其中批發零售業幅度來到122%,比第2名能源產業高出20%,更是遠超平均薪資成長幅度56%。
報告指出,可能是由於AI技能在批發零售業的稀缺性。
但報告中也提醒,隨著AI工具普及,ICT等其他行業所需的人員,最終可能減少。
22.蘇欣儀(2025)2030職場技能地圖大翻轉:核心技能18個月就過期!AI、永續、資安需求竄升,人力資本新戰場揭祕,Cheers:快樂工作人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218134213676966&set=a.599079482249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