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4日 星期三

  《  日本社會5.0(Society 5.0)的未來社會發展構想 


日本社會5.0(Society 5.0)

社會5.0」(Society 5.0)是日本應努力追求的未來社會願景

一個繼狩獵採集社會(社會1.0)、農業社會(社會2.0)、工業社會(社會3.0)和資訊社會(社會4.0)之後的全新社會。

第五個科學技術基本計畫(2016年1月22日內閣批准)首次提出了社會5.0,即「以人為本,透過高度融合網路空間和物理空間的系統,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問題的解決」。

為了具體化和實現第五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中提出的社會5.0構想,第六個科學技術創新基本計劃(2021年3月26日內閣批准)將社會5.0描述為一個可持續發展且富有韌性的社會,確保公民的安全,並使每個人能夠實現多樣化的福祉

「社會5.0」是日本倡導的一種新型社會模式,旨在利用人工智慧(AI)等資訊通信技術(ICT),實現經濟繁榮和社會問題的解決。


https://www.keidanrensdgs.com/society-5-0-jp

 

社會5.0架構與關鍵技術

社會5.0的願景旨在創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以人為本的社會,利用技術,將先進的資訊技術與物理空間結合,提供改善人們生活品質的新解決方案。

社會5.0是由網路空間(虛擬空間)和實體空間(現實空間)結合的先進系統所構成的。


這些關鍵技術不僅能夠獨立發揮重要作用,而且當它們協同作用時,將構成實現社會5.0的基礎。

這些關鍵技術的整合和應用將使整個社會轉變為一個更有效率、永續、以人為本的社會。

科技

目的

範例

1.

人工智慧(AI

資料分析、模式識別、預測模型、決策支持

醫療診斷、交通系統優化、消費者行為預測、智慧農業作物管理等。

2.

物聯網(IoT

將設備和器材連接到互聯網,進行即時數據收集和控制

智慧家庭、工廠自動化、利用穿戴式裝置進行健康管理、城市基礎設施管理等。

3.

大數據和數據分析

分析大量數據以獲得見解和知識

分析公民行為模式、研究氣候變遷、預測市場趨勢、支持公共政策制定

4.

機器人技術

用於自動化、效率和人類協助的機器人技術

製造業的自動化、護理機器人、救災機器人、服務業的機器人應用等。

5.

區塊鏈

安全透明的資料記錄與分享

金融交易、供應鏈管理、電子投票系統、數位身分管理等。

6.

下一代通訊技術(5G等)

高速、大容量數據通信

即時數據傳輸、遠距醫療、先進自動駕駛汽車的通訊以及擴增實境 (AR) 和虛擬實境 (VR) 的使用增加等。

7.

雲端運算

靈活的資源利用與資料管理

提供按需運算資源、備份和共享資料、支援遠端工作等。

8.

虛擬實境(VR/

擴增實境(AR

將真實體驗和資訊視覺化

教育訓練中的模擬、醫學中的手術輔助、產品設計、娛樂等。


三、社會4.0」(資訊社會) 和「社會5.0」的差異

在迄今為止的資訊社會(社會4.0)中,人類利用網路來獲取並分析資訊和數據。在社會5.0中,人工智慧(AI)將分析從物理空間中的感測器所獲得的海量資訊(大數據),並將結果回饋回物理空間。


社會4.0的挑戰

社會5.0可以實現什麼

缺乏知識和資訊共享,以及廣泛合作不足

IoT(物聯網)將每個人、每件事連接起來,從而實現廣泛的知識和資訊的共享並創造新的價值。

從海量資訊中尋找並分析所需資訊是一項繁重的工作,需要具備較高的資訊素養(運用資訊的能力)。

人工智慧 (AI) 在您需要時提供您所需的信息

年齡、殘疾等限制了工作和活動範圍

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等技術正在拓展人類的潛力

農村人口減少、少子老化等限制因素使得需求難以充分滿足

透過創新實現的服務可以滿足各種需求


四、社會5.0永續發展目標

社會5.0旨在利用先進技術解決社會各領域問題,並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

這與許多永續發展目標(SDG)相呼應,社會5.0願景可以成為促進實現永續發展目標的有力工具

1.利用科技解決社會問題

「社會5.0」專注於利用科技解決社會問題,這與永續發展目標的許多目標直接一致,特別是健康、教育以及建立永續城市和社區

2.平衡經濟成長與永續性

社會5.0旨在利用科技實現經濟成長和環境永續性,這與永續發展目標的經濟成長、產業創新、基礎設施以及永續消費和生產的目標相呼應。

3.實現包容性社會

社會5.0旨在創造一個包容性的社會,讓每個人都能從科技中受益,這與永續發展目標中的性別平等、消除貧窮和減少不平等的目標是一致的

4.應對全球挑戰

社會5.0的技術方法提供了應對氣候變遷、能源和高效資源利用等全球挑戰的手段,為永續發展目標的氣候行動、清潔能源、水下生物和陸地生物做出了貢獻。

https://futurecity.cw.com.tw/article/1867


為了實現永續發展社會5.0,進行「修訂企業行動憲章」、發布「面向永續發展社會5.0的綜合提案」,編制「面向永續發展社會的創新」匯集了有助於實現永續發展社會5.0的創新案例及成果。

五、社會5.0與智慧城市

透過靈活運用ICT等新技術,強化經營管理(企劃、開發、管理、運用等),解決城市和地區面臨的各種課題,不斷創造新價值,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和地區,成為實現「社會5.0」的先導地。

 
圖:智慧城市形象


      圖:智慧城市的組成部分和各種舉措

https://www8.cao.go.jp/cstp/society5_0/smartcity/index.html



在智慧城市中,新科技的進步將促進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各行各業(健康醫療、工業、防災、政府、環境能源、教育等)的數據利用率和精細化程度的提高。

此外,不同產業部門之間的合作將帶來創新,從而提高城市效率、永續性和居民的生活品質。

1. 能源與交通


(電動車(EV)與智慧電網整合)

電動車的廣泛應用將促進能源和交通產業之間的更緊密合作。                                                      例如:智慧電網可以利用電動車電池作為儲能裝置,以應對高峰用電需求。

2. 醫療保健和數位政府

 

(遠距醫療和穿戴式裝置)

醫療健康領域的數據共享將使居民的健康管理更加便利。                                                          例如利用穿戴式裝置進行健康監測和遠距醫療服務將提高醫療服務的效率,實現疾病預防管理,並有望降低政府的社會福利成本。

3. 建築與能源

(生態友善建築的發展)

建築業和能源業共同合作設計和建造節能建築。                                                                          例如透過整合光伏板和使用隔熱材料來減少建築的能源消耗和環境影響。

4. 交通運輸與零售

(出行即服務 (MaaS) 與零售的整合)

交通服務提供者和零售商正在合作創新購物體驗。                                                                   例如透過使用 MaaS 平台來方便存取商店並提供按需送貨服務。



智慧農業利用科技革新農業領域,使農業生產更有效率和永續,滿足全球日益增長的糧食需求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環境負擔,及發揮關鍵作用。

智慧農業的基本概念

數據驅動方法

透過收集和分析土壤、天氣、作物狀況等數據方面來優化農業流程。

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的使用

使用機器人和無人機實現農作物種植、照料和收穫等過程的自動化

物聯網技術的應用

使用感測器即時監測土壤濕度、養分水平、溫度、濕度等。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

分析大量農業數據,預測作物狀況,並提出適當的農業策略


智慧農業能夠實現的目標

提高作物品質

精確的數據分析可以實現最佳的營養平衡,確定最佳的收穫時間,並及早發現病蟲害,從而提高作物的整體品質。

降低生產成本

自動化技術和高效的資源管理減少了肥料和水的使用,降低了整體生產成本

減少工人的

工作量

自動化機器和機器人減少了人類工人需要做的繁重和重複性工作,減輕了他們的負擔並提高了效率。

促進永續農業

高效利用資源、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促進了農業的永續發展,也有利於環境保護和生態系統的維護。


----------------------

參考資料:

1.內閣府,Society 5.0

https://www8.cao.go.jp/cstp/society5_0/

第5期科学技術基本計画の概要
https://www8.cao.go.jp/cstp/kihonkeikaku/5gaiyo.pdf
6期科学技術基本計画の概要
https://www8.cao.go.jp/cstp/kihonkeikaku/6gaiyo.pdf

2.土屋俊博(つちや・としひろ)(2024)什麼是社會5.0朝日新聞

5.Society 5.0 for SDGs

https://www.keidanrensdgs.com/society5-0forsdgs-jp

6.(2025) SDGs 懶人包》什麼是永續發展目標 SDGs 17項目標一次掌握,天下雜誌
https://futurecity.cw.com.tw/article/1867

精選文章

服務業數位轉型,需可實戰的創新方法論

專家傳真 - 服務業數位轉型 需可實戰的創新方法論, 2018 年 05 月 18 日,工商時報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518000297-260202 服務業如何結合 ICT 科技,進行數位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