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務的特性
1.無形性(Intangibility)
服務不像實體商品,無法看見、觸摸或試用。
消費者在購買前或購買時,只能透過說明、展示或他人經驗來認識服務,所以服務業常需將無形的東西有形化,例如:強調服務過程或結果。
2.不可分割性(Inseparability)服務的生產與消費通常同時發生,消費者往往需親自參與服務過程。
例如:在餐廳用餐,服務人員與顧客必須同時在場,服務才能完成。
3.可變性(Variability)/異質性(Heterogeneity)
服務會因提供者、時間、地點、顧客等因素而有所不同,難以完全標準化。
即使是同一服務人員,也可能因心情或環境改變服務品質。
4.不可儲存性(Perishability)/易逝性
服務無法像實體產品一樣被儲存或庫存。
未被利用的服務資源(例如:飯店空房、飛機空位)就會浪費,無法留待日後再賣。為克服這點,服務業常用預約、差別訂價等方式來平衡供需。
二、破解服務特性的方法與例子
1. 無形性(Intangibility)
服務在購買或消費前,無法被看見、觸摸、聽到、品嚐或聞到,不像實體產品那樣具有具體的外觀或質感。
- 有形化服務(Tangibilization):
許多顧問公司、醫療機構、教育單位,會透過專業證書、實體報告、見證影片、設備展示等方式,讓顧客感受到服務的價值。
例如:健身中心會強調設施、教練證照、會員見證,減少顧客對無形服務的不確定感。
- 口碑行銷與體驗分享:
利用顧客評價、網路評論、案例故事,讓潛在顧客更容易理解服務的效果與品質。
2. 不可分割性(Inseparability)
服務的生產與消費通常是同時進行的,服務無法像實體產品一樣提前製造並存放於庫存。簡單來說,服務提供者和顧客必須同時在場,服務才能完成。
- 標準化服務流程:
連鎖補習班、連鎖理髮廳,制定詳細的服務腳本與流程,確保每位顧客都能獲得一致的體驗。例如:補習班會規定每堂課的教學內容、互動方式,減少因老師個人差異造成的品質波動。
- 數位化與自助服務:
銀行、旅遊業等導入線上預約、自助機台,讓部分服務流程自動化,降低對現場人員的依賴,提升服務效率。
- 遠距及虛擬服務:
- 賦權一線員工:
3. 可變性(Variability)
由於服務的提供者不同、提供服務的時間與地點不同,甚至是在相同提供者下,不同時間所提供的服務品質可能會有所差異,導致服務很難保持完全一致。
- 員工訓練與標準化流程
透過系統化訓練與標準作業程序(SOP)確保所有員工提供一致且高品質的服務。
例如:星巴克、麥當勞等,透過完整的員工訓練、服務標準與定期考核,確保服務品質和服務態度穩定。
- 服務科技輔助
導入自動化系統、AI客服、智能問答平台,減少人工差異帶來的服務品質波動。
例如:客服中心導入AI客服、線上知識庫,讓顧客能快速獲得標準答案,減少人工差異帶來的品質波動。
- 即時監控與回饋
利用大數據和顧客即時回饋來監測服務品質,針對服務品質偏差立即進行調整與改進。
- 員工激勵與管理
強化員工的工作動機和滿意度,降低服務人員主觀差異。
- 服務設計與規劃
設計流程以減少個人因素影響,例如:流程自動化、明確的服務指導手冊。
4. 不可儲存性(Perishability)
服務無法被保存、庫存或儲藏。
服務通常在提供的同時也被消費,服務需求時間波動大(旺季與淡季,尖峰與非尖峰時段),若在某段時間內需求未被利用,該服務的價值隨即消失,無法留待未來銷售或使用。
- 預約制 、排程管理與動態定價(尖峰、離峰時段差別定價):
透過預約系統安排服務時間,價格彈性調整或價格調控,引導顧客於非高峰時段消費,達到需求均衡,減少資源閒置與顧客等待,提升資源利用率。
例如:飯店、餐飲及航空等業者,常用淡旺季票價、早鳥優惠。
- 需求預測與資源調度:
服務提供者可根據預測需求提前做好準備,彈性靈活調整人力與設備。
例如:飯店、餐飲、健身房及航空等業者,根據歷史數據預測人流,預先備好半成品或調度人力,遇到需求高峰時能迅速供應,降低浪費。
- 分時服務與即時促銷:
例如:餐廳在非用餐時段推出特價套餐,吸引顧客填補空檔時段。
- 即時供需媒合平台:
三、總結
|
服務特性 |
創新破解策略 |
服務品質/產值提升數據 |
|
無形性 |
1.有形化服務 (證書、設備、見證) 2.口碑行銷與體驗分享 |
滿意度提升, 營運成本下降 |
|
不可分割性 |
1.標準化服務流程 2.數位化與自助服務 3.遠距及虛擬服務 4.賦權一線員工 |
滿意度提升, 營運效率提升 |
|
可變性 |
1.員工訓練與標準化流程 2. 服務科技輔助 3. 即時監控與回饋 4.員工激勵與管理 5.服務設計與規劃 |
品質穩定, 回購率與營收提升 |
|
不可儲存性 |
1.預約制 、排程管理與 動態定價 (尖峰、離峰時段差別定價) 2.需求預測與資源調度 3.分時服務與即時促銷 4.即時供需媒合平台 |
空置率下降, 收入提升 |
|
服務業
|
破解
無形性策略 |
破解
不可分割性策略 (生產與消費同步) |
破解
可變性策略 (服務品質) |
破解
不可儲存性策略 |
|
便利
商店 (7-11) |
透過即時回饋系統、Open Point會員平台,將服務品質與體驗數據化、有形化,顧客即時感受「被重視」。
|
導入自助結帳、行動支付、線上預約取貨等工具,讓部分服務流程自動化,減少現場人員差異與等待,消費者可更自由地選擇消費方式。
|
全台門市實施標準化SOP、定期教育訓練與績效考核,結合數據分析,即時掌握與修正服務品質。
|
彈性人力排班、促銷活動與預購服務,提升淡旺季及時段間的產能利用。
|
|
餐飲
(王品) |
強化品牌故事、專業證照與顧客好評,讓用餐服務流程有形化。
|
實施數位預約、桌邊服務自動化(如平板點餐),減少顧客現場等待,部分服務流程可由消費者自主完成。
|
建立完整教育訓練、服務標準管理,以及AI輔助消費者行為分析,提供個人化體驗,但服務品質標準化。
|
設立分時段訂位與菜單動態調整,針對淡旺季與節慶制定不同價格與促銷方案,提升翻桌率與資源利用。
|
|
飯店
(晶華) |
導入智能客服、VR虛擬導覽,把飯店服務(如客房、設施)內容具體化,讓顧客預先體驗。
|
自助入住與退房、行動管家App減少傳統人員現場服務的差異,同時提供客製化選項。
|
每季員工訓練與績效考核及ISO服務品質認證,數據化管理投訴與回饋,保持各分館一致性。
|
智慧排班、動態訂價(高峰調價)、預售券等,提升淡季房間資源利用率,穩定營運效能。
|
|
航空
(長榮) |
強化品牌形象、廣泛推動高品質機上設施、有形化服務細節(如米其林餐飲、五星級客艙等)。
|
線上自助報到、自選座位、機場自助託運,降低人工作業比重,提供一致的服務體驗。
|
全球服務標準SOP、乘務員國際訓練、機艙監控與客訴即時追蹤,保證服務品質穩定性。
|
採用預購特惠、最後一刻促銷、彈性調整航班與機隊配置應對淡旺季,最大化座位利用率。
|
|
健身房
(World Gym) |
APP管理、自動記錄訓練數據、團課影片展示和運動成果分享,提升健身服務可見性與參與感。
|
導入線上預約課程、自主健身空間,部分會員課程可遠距或線上教學。
|
全教練團隊標準化培訓與分級認證,設備與環境定期維護,客戶回饋數據監測教練表現。
|
不同會員費率(年卡、月卡、單次)、淡旺季活動,各時段團課與資源彈性調整,最大化設施利用率。
|
|
髮廊
(小林) |
前後造型數位攝影展示、有形化設計(作品照牆、線上作品集),加強服務成果可視性。
|
線上預約系統提升流程效率,部分造型服務(如洗護)可由不同技術人員分工完成,流程標準化。
|
美髮師定期專業訓練及認證考核、顧客即時回饋評分,嚴控服務品質差異。
|
彈性調班、節慶活動促銷、優惠套票、預約留位,平衡人流峰谷並活化資源。
|
https://review.management.ntu.edu.tw/paper/6237-P.pdf
2.侯勝宗(2016)服務,可以庫存嗎?從共享經濟談起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80/article/454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