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社會理論(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S)_ 回顧》
1.科技與社會理論回顧
「科技與社會理論」雖分別誕生於不同時代與問題脈絡,但彼此之間構成一條從「技術本質主義 → 社會建構 → 實踐轉向 → 政治批判 → 行動倫理 → 責任創新」的演化路徑。
這條路徑不僅反映科技觀點的演進,也展現「科技與人文」之間越來越緊密、互補與對話性的結構。
|
理論名稱 |
作者 |
年代 |
時空 背景
|
研究 背景
|
研究 動機 與目的 |
研究 問題 |
研究 方法
|
研究結論與貢獻 |
研究 限制
|
|
技術決定論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 |
Thorstein Veblen, Marshall
McLuhan 等 |
1900s–1960s |
工業化與現代性興起 |
技術迅速改變生產與溝通形式 |
解釋技術如何引導社會變遷 |
技術是否主導社會與文化演變? |
歷史演繹、文化理論 |
提出技術推動歷史進程的單向觀點 |
忽略社會脈絡與人類能動性 |
|
科技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SCOT) |
Trevor Pinch, Wiebe Bijker |
1984年 |
社會學轉向解構主義與互動論 |
回應技術決定論的單一面向 |
強調社會行動者對技術的形塑 |
誰決定技術的形式與穩定性? |
歷史檔案分析、社會群體比較 |
指出技術非自然進化,而是群體協商結果 |
對技術物的物質性與穩定性重視不足 |
|
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 (ANT) |
Bruno Latour, Michel
Callon, John Law |
1986–1990s |
法國科技社會學興起 |
挑戰社會/科技二元分離 |
探索非人行動者的角色與科技網絡的生成 |
人與物如何共同建構科技現實? |
民族誌、實驗室觀察、 路徑追蹤 |
科技是由人與物共同連結的網絡 |
較少處理權力與制度性因素 |
|
技術政治理論Politics of Technology |
Langdon Winner |
1986 |
冷戰科技基建與社會不平等 |
基礎設施設計造成社會排除現象 |
探討技術設計中是否存在政治意涵 |
技術是否能夠強化或重塑權力? |
政治哲學分析、歷史比較 |
提出「有些技術就是政治」的核心命題 |
實證層次操作性爭議 |
|
批判技術理論 Critical Theory of Technology |
Andrew Feenberg |
1991 |
批判理論轉向科技與現代性 |
關注資本主義制度中的技術異化 |
解構科技與權力資本的關係 |
技術如何加劇或挑戰社會不平等? |
歷史分析、批判理論、案例研究 |
提出可民主轉向的技術選擇可能 |
難操作於具體實務、行動策略模糊 |
|
具身科技理論 Embodied Technology Theory |
Don Ihde, Lucy Suchman |
1990s–2010s |
後現代主義與人機互動研究興起 |
科技使用者經驗被忽視 |
從第一人稱視角看科技中介與身體參與 |
科技如何延伸與重構感知與身體行動? |
現象學、 民族誌、 互動觀察 |
技術非中立工具,而是經驗的參與者 |
過度微觀,難以推廣至制度層面 |
|
技術中介理論 Technological Mediation Theory |
Peter-Paul Verbeek |
2005–2010s |
歐陸現象學與科技倫理融合 |
數位科技成為倫理行動的中介 |
探討科技如何形塑人的選擇與責任感 |
技術是否具有倫理引導功能? |
科技現象學、案例分析 |
科技改變人的倫理行動與社會責任 |
仍屬理論層次,實務應用待拓展 |
|
責任導向創新 理論(RRI) |
René von Schomberg, Jack
Stilgoe 等 |
2010s–至今 |
歐盟科技治理與AI倫理風潮 |
技術發展快於社會回應機制 |
使科技創新與社會價值同步協調 |
如何制度化責任與反思於科技創新流程? |
政策設計、參與式方法、評估框架(如AREA模型) |
建構預警、回應、公眾參與、倫理的創新治理架構 |
政策推動與產業利害,仍存落差 |
- 從「科技至上」走向「人機協作」
科技不再被視為自主演化的力量,而是社會行動者、制度、身體與倫理共同建構的結果。
- 從「批判觀察」走向「參與實踐」
理論從觀察與解釋,轉向具體參與、設計與治理(如 RRI、Design for Values 等路徑)。
- 從「單一學科」走向「跨域整合」
理論融合社會學、倫理學、現象學、政策設計等領域,形成科技與人文真正對話的場域。
2.責任導向創新理論(Responsibl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RRI)
RRI(Responsibl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研究框架,其6大核心維度:
(1)倫理(Ethics)、
(2)公民參與(Public Engagement)、
(3)性別平等(Gender Equity)、
(4)科學教育(Science Education)、
(5)開放科學(Open Access)、
(6)治理(Governance)
聚焦於3項核心原則:
回應性(Responsiveness)、反思性(Reflexivity)與包容性(Inclusion)。
項目
內容
理論名稱
RRI(Responsibl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負責任研究與創新
年代
約自 2010 年起,由歐盟科技政策主導推展
時空背景
歐盟於第七框架計畫(FP7)與 Horizon 2020 時期強調科技發展必須對社會負責,特別是在AI、基因編輯、奈米科技等爭議技術快速興起的背景下
研究背景
傳統科技政策偏重經濟導向與產業成果,忽略社會接受度、倫理爭議與公共價值,導致科技異化與社會反彈(如反核運動、疫苗猶豫)
研究動機與目的
建構一套可將倫理、永續與社會參與納入科技與創新治理的實作架構,促進科技發展與社會價值協調
研究問題
如何在科技創新過程中系統性納入社會價值、倫理審視、 公共參與與反思機制?
研究方法
- 政策文件分析、
- 參與式行動研究、
- 跨部門協作實驗(lab)、
- 國際比較(EU、日本、英國等)
研究結論與貢獻
提出六大核心維度,實踐科技與人文融合治理:
1. 倫理(Ethics)
2. 公民參與(Public engagement)
3. 性別平等(Gender equality)
4. 科學教育(Science education)
5. 開放科學(Open access)
6. 治理(Governance)
研究限制
- 實務落地困難(跨部門協作不易)
- 高度依賴政策推動與資金支持
- 需在地化轉譯(亞洲文化情境與制度環境與歐洲不同)
OECD將「任務導向創新政策」(Mission-Oriented Innovation Policies, MOIP)的設計架構劃分為3大核心構成要素,9項設計原則,協助各國在任務的規劃、實施與調整過程中,建立具策略性、協調性與應變力的政策架構。
(1) 策略導向 (Strategic orientation):
每項任務需設定明確目標、具體成果與實施路徑,並透過利害關係人參與
,形成集體目標共識。包含:
・ 方向性與目的性(directionality and intentionality)、
・ 合法性(legitimacy)以及
・ 彈性(flexibility);
(2) 政策協調 (Policy co-ordination):
任務需整合多層級政府機構與跨部門行動,避免分工片段化,強化橫向與垂直的協作機制。涵蓋橫向(horizontality)與縱向(verticality)
・ 協調能力、及
・ 創新性(novelty);
(3) 政策執行 (Policy implementation):
著重多樣化政策工具的組合運用(如研發補助、法規調整、標準制定、需求誘導等),並賦予任務團隊靈活的管理與調整權限。則強調政策組合的
・ 一致性(policy-mix consistency)、
・ 資金的可得性(fundability),以及
・ 可評估性與反思能力(evaluability and reflexivity)。
3. AREA 模型:實踐 RRI 的四大步驟
EPSRC 提出的 AREA 模型提供了一個實踐 RRI 的具體方法,包含以下4個步驟:
(1)Anticipate(預見):
分析研究可能帶來的各種影響,包括: 經濟、社會與環境層面,並探索潛在的風險與機會。
(2)Reflect(反思):
檢視研究的目的、動機及其可能的社會與倫理影響,並考慮其中的不確定性與假設。
(3)Engage(參與):
與利益相關者進行開放且包容的對話,收集多元觀點,促進共同理解與合作。
(4)Act(行動):
根據預見、反思與參與的結果,調整研究方向與方法,確保研究成果符合社會期望與需求。
4.OECD 的「負責任研究與創新工具包(Responsibl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Toolkit)」
是一個線上資源庫,旨在協助研究人員、政策制定者、教育者和創新實踐者,將社會需求與價值納入研究與創新過程中。
該工具包提供多種功能和資源,支持用戶在實踐 RRI 原則時的各項工作。
-------------
資料來源:
1.Richard Owen, John Bessant, Maggy Heintz(2013)Responsible Innovation: Managing the Responsible Emergence of Science and Innovation in Society, John Wiley & Sons, Ltd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book/10.1002/978111855142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733313000930
3.UKRI, Framework for responsibl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UK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4. Anup Kumar Das(2019)Research Integrity in the Context of Responsibl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Framework, Journal of Library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39(2):82-86
5.Responsibl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Toolkit
https://oecd-opsi.org/toolkits/responsible-research-and-innovation-toolkit/?utm_source=chatgpt.com
https://www.youtube.com/@RRITools/featured
#Toolkit Navigator_Putting innovation theory into practice
https://oecd-opsi.org/toolkit-navigator/
・
Design
https://oecd-opsi.org/toolkits/?_toolkit_discipline_or_practice=design
・
Strategic Design
https://oecd-opsi.org/toolkits/?_toolkit_discipline_or_practice=strategic-design
・
Organisational Design
https://oecd-opsi.org/toolkits/?_toolkit_discipline_or_practice=organisational-design
・
Process Facilitation and
Co-Design
https://oecd-opsi.org/toolkits/?_toolkit_discipline_or_practice=process-facilitation-and-co-design
・
Product Design
https://oecd-opsi.org/toolkits/?_toolkit_discipline_or_practice=product-design
・
Scenario design
https://oecd-opsi.org/toolkits/?_toolkit_discipline_or_practice=scenario-design
・
Futures and Foresight
https://oecd-opsi.org/toolkits/?_toolkit_discipline_or_practice=futures-and-foresight
・
Innovation Management
https://oecd-opsi.org/toolkits/?_toolkit_discipline_or_practice=innovation-management
・
Social Innovation
https://oecd-opsi.org/toolkits/?_toolkit_discipline_or_practice=social-innovation
・
Digital transformation
https://oecd-opsi.org/toolkits/?_toolkit_discipline_or_practice=digital-transformation
・
Systems Change
https://oecd-opsi.org/toolkits/?_toolkit_discipline_or_practice=systems-change
・
Public Policy
https://oecd-opsi.org/toolkits/?_toolkit_discipline_or_practice=public-policy
・
Open Government
https://oecd-opsi.org/toolkits/?_toolkit_discipline_or_practice=open-government
・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https://oecd-opsi.org/toolkits/?_toolkit_discipline_or_practice=international-development
#Ecosystem Mapping
https://ddc.dk/tools/ecosystem-mapping/
- Ecosystem map
https://ddc.dk/wp-content/uploads/2021/09/Copy-of-Skab_Ecosystemmap_A1.pdf
https://ddc.dk/wp-content/uploads/2021/09/Eosystemmap_A1_Printvenlig.pdf
https://ddc.dk/wp-content/uploads/2021/10/Valuesystemmapping_actor_card-x-4_A4-1.pdf
https://ddc.dk/wp-content/uploads/2021/09/Actor-cluster-story_A3_Printvenlig_01.pdf
- Value Network Mapping: A method for unravelling system relations
https://transitionshub.climate-kic.org/multimedia/value-network-mapping/
- Handbook Challenge-led system mapping: A knowledge management approach
6.汪萬,蔡三發,楊坤(2022)責任式創新研究的時空向度透視與知識框架建構
https://www.kjjb.org/fileup/HTML/2022-39-10-016.htm
7.楊侑馨、陳志維(2025)任務導向創新政策(MOIP):全球淨零轉型的關鍵策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