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 星期三

 《 任務導向的創新政策之探討 



任務導向的創新政策(Mission-Oriented Innovation Policies, MOIPs)是近十多年在科技與產業政策領域非常重要的概念,由英國學者 Mariana Mazzucato 在 2010 年代大力推廣。

強調政府不僅是市場的「修正者」(market fixer),更可以成為市場的「塑造者」(market shaper),透過設定明確的「任務」(mission),引導跨部門、跨領域的創新來解決重大社會挑戰。.


#MOIPs 的核心精神

  • 以任務為核心:設定明確且具挑戰性的目標(例如「在 2030 年前達到零碳排放」、「消除阿茲海默症」)。
  • 跨領域整合:需要產官學研不同部門合作,而非單一科技突破。
  • 需求拉動:透過公共採購、政策誘因,塑造新市場。
  • 風險共擔:政府在前期投入資金與資源,降低私人部門創新風險。

#MOIPs 的核心觀點

  • 政府是創新的引擎:許多突破性技術來自公共投資,而非單純市場。
  • 市場塑造者 (Market Shaper):政府應積極引導新市場的形成,例如再生能源、數位健康。
  • 任務為導向 (Mission-Oriented):要設定「清晰且具挑戰性的社會任務」,讓公私部門一起協作。
  • 共享價值 (Public Value):當政府承擔風險時,社會應共享創新成果(例如藥品研發,不能只讓私人企業壟斷利潤)。


#MOIPs 的特色

  • 方向明確:不同於傳統「科技中立」的研發補助,MOIPs 強調有清晰方向。
  • 社會挑戰導向:鎖定社會重大議題,如氣候變遷、能源轉型、健康照護。
  • 群聚效應:引導創新活動向某一方向聚焦,避免資源分散。
  • 市場創造:不是只修補市場失靈,而是主動開創新產業與需求。

#MOIPs 的政策設計要素

  • 目標設定:具體、可衡量、可達成、相關性、有時(SMART)。
  • 治理架構:需跨部會協作,通常由中央單位(國發會、國科會)統籌。
  • 資源配置:長期資金、基礎建設、研發補助。
  • 民眾參與:確保任務與社會需求對接,而非只由精英決定。
  • 評估機制:動態調整,並用「方向性指標」衡量影響,而非只看專利數量。

#SMART 原則解釋
1.Specific(具體)
目標必須明確、聚焦,避免空泛。
例如:不是「打造綠色晶片」,而是「發展 2nm 以下低功耗晶片用於 AI 與醫療」。2.Measurable(可衡量)
要能設指標追蹤進度。
例如:碳排放降低 30%、良率提升至 95%、AI 晶片功耗降低 50%。
3.Achievable(可達成)
雖然有挑戰性,但必須在技術、資源與人力範圍內可行。
:設定 5–10 年目標,而不是 2 年內跨越 10 代製程。
4.Relevant(相關性)
必須與國家戰略、社會需求高度相關。
:符合台灣的 半導體安全、綠色轉型、智慧醫療 等戰略任務。
5.Time-bound(有
明確設定完成時限,避免無限延宕。
:「2030 年前實現碳中和晶片製程」。


#MOIPs 的政策優點
  • 引導創新走向重大公共利益。
  • 激發跨界合作與新產業。
  • 政府能更有效運用有限資源。

#MOIPs 的挑戰
  • 任務設定需避免過於抽象或政治化。
  • 需確保靈活性,避免淪為僵化的官僚計畫。
  • 公私部門需建立信任,否則難以吸引投資。
  • 評估困難:成果往往長期才顯現。

#MOIPs 的政策
  • 歐盟:歐盟「Horizon Europe」計畫中設立「五大任務」就是受 Mariana Mazzucato啟發。
  • 英國: Mariana Mazzucato曾擔任政府顧問,提出工業策略與綠色轉型方向。
  • 全球:聯合國、OECD、各國政府常引用 Mariana Mazzucato的概念,特別是在氣候變遷、永續發展政策上。


# 歐盟Horizon Europe 五大任務 (2021年–2027年)

1.Cancer(抗癌
目標:到 2030 年,讓超過 300 萬名癌症患者能更長壽、更健康生活。
涵蓋癌症預防、診斷、治療,以及患者照護。
2.Climate Adaptation(氣候調適
目標:到 2030 年,協助 至少 150 個歐洲地區與社區 成功進行氣候調適。
著重於防洪、防旱、森林復原、智慧農業。
3.Oceans, Seas and Waters(恢復健康的海洋、海域與水系統)
目標:到 2030 年,恢復歐洲海洋與淡水生態系統的健康。
包括海洋塑膠減量、污染治理、漁業永續。
4.Climate-Neutral and Smart Cities(氣候中和與智慧城市)
目標:到 2030 年,支持 至少 100 座歐洲城市 達到 氣候中和。
推動低碳交通、智慧能源、城市數位化。
5.Soil Health and Food(土壤健康與糧食)
目標:到 2030 年,至少 75% 的歐洲土壤 要恢復健康。
聚焦於農業永續、土壤生物多樣性、減少農藥與化學肥料依賴。


#歐盟Horizon Europe 五大任務的MOIPs特點
五大任務是歐盟在 Horizon Europe(2021–2027, 預算約 955 億歐元)中特別設定的方向,顯示出政策不再是分散補助,而是集中力量解決重大挑戰
  • 有限時間:每個任務都有「2030 年」這個明確期限。
  • 具體可衡量:設立清楚 KPI(例如:多少城市、多少地區、多少病人)。
  • 跨領域合作:結合科研、產業、市民社會。
  • 社會有感:癌症、氣候、食物、水、城市,都是民眾能直接感受到的挑戰



試述《 任務為導向的創新政策(MOIPs)應用於台灣半導體產業 


一、核心任務設定

Mazzucato 強調「明確、具挑戰性、社會有感」的任務。

台灣半導體策略可以設定以下幾個任務(Mission)
  • 科技安全與自主:確保先進製程(<2nm)與成熟製程供應鏈自主可控,降低地緣風險。
  • 綠色永續晶片:2030 年前打造全球最節能、最減碳的半導體製程。
  • 關鍵應用驅動:以半導體賦能 AI、5G/6G、智慧醫療、低碳運輸等策略產業。
  • 社會共享價值:晶片不僅是出口導向,更能改善台灣社會問題(醫療可近性、智慧能源、長照)。

二、政策工具與方向

根據 Mazzucato 的概念政府應該 塑造市場 + 方向引導,而非只發補助。

1. 政府投資與風險承擔
  • 建議建立「台灣半導體任務基金」(類似美國 DARPA + 德國 KfW 投資銀行),投資高風險的前瞻技術:先進封裝、量子元件、碳中和製程。
  • 與台積電、聯發科、研究機構等共擔風險,降低單一企業壓力。
2. 公共採購與需求拉動
  • 政府作為「第一買主」,帶動新市場:
  • 低功耗 AI 晶片應用於智慧城市、醫療 AI。
  • 安全可信晶片用於國安、金融、政府雲端。
3. 跨領域整合
  • 半導體 + 能源:投入「淨零晶片」計畫,將製程與再生能源深度結合。
  • 半導體 + 材料科學:新一代低碳材料(石墨烯、碳化矽、氮化鎵)。
  • 半導體 + 健康照護:推動「醫療級晶片」標準,發展智慧穿戴與遠距醫療。
4. 知識共享與社會回饋
  • Mazzucato 主張公共投資的回報不應只落在企業,而應回饋社會。:
  • 政府基金可設「收益回流機制」,將部分專利或股權收益,投入公共研發與教育。
  • 建立「開放創新平台」,讓中小企業、學研單位可利用先進製程 IP。

台灣半導體任務 SMART 目標打造「全球最綠的半導體」
  • Specific            (具體)S」:在台灣先進晶圓廠導入「碳中和製程」
  • Measurable (可衡量)M」:到 2030 年,製程碳排放量較 2023 年基準 降低 50%
  • Achievable  (可達成)A」:透過台積電、工研院等,與能源部門合作,建構再生能源與碳捕捉技術
  • Relevant      (相關性)「R」:符合台灣淨零轉型、半導體韌性策略
  • Time-bound(有 T」:明定 2030 年達成目標,並設 202X 年中期檢核


三、治理架構
  • 跨部會統籌:建議由行政院層級的「半導體任務辦公室」主導,整合國發會、國科會、經濟部、環境部。
  • 任務導向評估:不只看出口額,而是看是否達到「碳中和」、「供應鏈安全」等社會任務。
  • 公私協力:台積電、聯發科、工研院、學研單位與新創公司共同參與。

四、挑戰與風險
  • 政治化:任務選定若淪為政黨口號,會失去方向性。
  • 資源集中風險:過度聚焦單一技術,可能忽略其他潛力。
  • 國際競爭壓力:美中科技戰,可能影響台灣的任務執行空間。
  • 社會接受度:需要讓大眾理解「半導體不只是出口」,而是解決民生挑戰。

結論
把 Mazzucato 的 MOIPs 套用在台灣半導體戰略上,可以讓「晶片產業」從 出口導向 + 技術領先,進一步轉型為 解決社會挑戰 + 創造新市場 的國家任務。

不只鞏固台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地位,還能提升社會價值與國家韌性。

-----------------------------------------------------------------------

資料來源:

1.《The Entrepreneurial State》(2013)《 打造創業型國家 

  • 強調政府不只是「修補市場失靈」,更是「積極投資、承擔風險」創新推動者。
  • 蘋果 iPhone 的關鍵技術(GPS、Siri、觸控螢幕、網際網路)幾乎都來自政府資助的研究。
2.Mariana Mazzucato(2021)打造創業型國家:破除公私部門各種迷思,重新定位政府角色時報出版 (The Entrepreneurial State: Debunking Public vs. Private Sector Myths)

3.《The Value of Everything》(2018)《 萬物的價值 

  • 批判新自由主義過度推崇金融業,忽略了「誰真正創造價值」。
  • 呼籲將價值重心拉回實體經濟公共投資
Mariana Mazzucato(2020)
萬物的價值:經濟體系的革命時代,重新定義市場、價值、生產者與獲利者,時報出版
(The Value of Everything: Making and Taking in the Global Economy)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8663?sloc=main ;

4.《Mission Economy: A Moonshot Guide to Changing Capitalism》(2021)《任務經濟》

  • 借鑑美國阿波羅登月計畫,提出任務為導向的創新政策(Mission-Oriented Innovation Policies, MOIPs)。
  • 認為 21 世紀的挑戰(氣候變遷、健康照護、不平等)需要同樣的任務導向政策,政府應設定方向,帶動跨界創新

https://www.amazon.com/Mission-Economy-Moonshot-Changing-Capitalism-ebook/dp/B089SZL4W7/?_encoding=UTF8&pd_rd_w=wQBL5&content-id=amzn1.sym.a7785aa2-ac28-4769-b3eb-cff7b9738627&pf_rd_p=a7785aa2-ac28-4769-b3eb-cff7b9738627&pf_rd_r=145-4925624-2099049&pd_rd_wg=r2fLk&pd_rd_r=a69d15e6-9c05-42a4-8374-0bbceee3de1c&ref_=aufs_ap_sc_ds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服務業數位轉型,需可實戰的創新方法論

專家傳真 - 服務業數位轉型 需可實戰的創新方法論, 2018 年 05 月 18 日,工商時報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518000297-260202 服務業如何結合 ICT 科技,進行數位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