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

《 基於MBTI人格類型和哲學維度設計的量子思維在管理學應用之研究計畫構想 



基於SP(現實主義者)、SJ(社群主義者)、NT(理性主義者)、NF(理想主義者)四個MBTI人格類型和哲學維度,分別設計的量子思維在管理學應用的研究計畫構想。

每個研究子計畫具備完整研究元素,共同呈現多元視角下的量子管理理論實踐。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量子思維(Quantum Thinking)強調多重可能性、非線性因果、系統共振與觀察者效應,突破了傳統管理學中線性、還原論式的決策與組織模型。

面對數位化、AI與不確定環境的管理挑戰,企業與組織需同時處理「矛盾、隨機與互動」的動態狀態。

然而,不同人格原型對於管理與決策的詮釋方式存在明顯差異。

根據 MBTI 的四大類型:

  • SP(現實主義者):強調行動、即興與經驗,傾向實驗性決策。
  • SJ (社群主義者):重視制度、秩序與責任,偏好穩定性與可預測性。
  • NT(理性主義者):重視邏輯、架構與抽象系統,追求理論一致性。
  • NF(理想主義者):重視價值、願景與人際共鳴,追求整合與共感。

本研究計畫以量子思維為核心理論架構,結合人格心理學與管理理論,構建一套跨層次的「量子式管理模式」。

本研究計畫由四個子計畫組成,分別對應SP、SJ、NT、NF四類典型人格的管理實踐特性,探討其如何在組織決策、創新與領導中運用量子思維原則。


MBTI人格

哲學維度

量子思維應用重點

管理學應用範疇

SP

(現實主義者)

強調靈活應變與具體戰術的量子問題解決,

注重當下可操作性。

戰術方案、快速決策、變通執行。

SJ

(社群主義者)

踏實守規,結合量子視角,

以穩健維持組織秩序與流程,保障績效與穩定。

流程管理、標準化作業、制度落實。

NT

(理性主義者)

強調系統性、抽象思考與戰略策劃,

利用量子認知擴展創新空間與邏輯架構。

策略規劃、創新研發、系統優化。

NF

(理想主義者)

著眼於人本與意義,

以量子整體觀點推動組織文化轉型與價值共創。

組織文化、變革領導、價值導向管理。




二、研究目的

  1. 建立「量子思維在管理學」之整合性理論架構。
  2. 探討不同人格類型在組織決策中展現的量子思維特徵。
  3. 以四子計畫驗證不同人格取向下的量子式管理應用模式。
  4. 提出一套具文化適應性的「量子管理模式」作為理論與實務參考。



三、研究架構與四子計畫設計

  • 總體架構概念圖

量子思維理論(多重可能性、非線性因果、系統共振與觀察者效應

├── 子計畫一(SP現實主義者)→ 量子行動與即時決策模式

├── 子計畫二(SJ社群主義者) → 量子制度與穩態管理模型

├── 子計畫三(NT理性主義者)→ 量子邏輯與策略創新理論

└── 子計畫四(NF理想主義者)→ 量子共鳴與願景領導模型

整合成果:量子式管理架構(Quantum-Integrated Management Framework)

 

子計畫

研究主題

研究方法

實證場域

預期研究成果

1.SP

     現實主義者

量子行動與即時決策

行為模擬、決策任務

新創與危機組織

敏捷性提升模型

2.SJ

    社群主義者

量子制度與穩態治理

問卷與層級線性模型

政府與教育機構

雙態制度平衡模型

3.NT

    理性主義者

量子邏輯與策略創新

系統動力學與貝葉斯分析

科技與顧問產業

策略生成非線性模型

4.NF

   理想主義者

量子共鳴與願景領導

深度訪談與質性分析

非營利與創意團隊

領導共感共振模型

 




四、四子計畫內容


1.子計畫一:SP現實主義者的量子行動管理模式

  • 研究題目: 從量子思維觀點探討即興決策與組織敏捷性
  • 研究問題:

    • 如何在不確定環境中實現快速反應與行動調整?
    • 觀察者效應如何影響即時決策的成功率?
  • 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與行為模擬(以新創團隊與危機管理情境為場域)
  • 研究變數:
    • 自變項:量子不確定性知覺
    • 中介變項:行動靈活度
    • 依變項:決策成效
  • 研究結論預期:

SP型管理者在面對高度變動環境時,若具備量子思維彈性,能顯著提升決策敏捷度與創造性。



2.子計畫二:SJ社群主義者的量子穩態治理模式


  • 研究題目: 在制度穩定與變動之間的量子疊加:組織秩序的雙態管理
  • 研究問題:
    • 如何以量子疊加思維理解制度與創新的共存?
    • 穩態制度如何內化量子式的動態調整?
  • 研究方法問卷與層級線性模型分析(組織文化 × 彈性政策)
  • 研究變數:
    • 自變項:制度彈性
    • 中介變項:心理安全氣候
    • 依變項:組織穩定度
  • 研究結論預期:

量子疊加思維能協助SJ型領導者在秩序與變革間找到最佳動態平衡。



3.子計畫三:NT理性主義者的量子策略創新模式


  • 研究題目: 從量子理論到策略邏輯:非線性決策模型建構
  • 研究問題:
    • 如何以量子邏輯取代傳統因果推論?
    • 不確定環境下的策略生成如何呈現多重疊加
  • 研究方法: 系統動力學模擬與貝葉斯推理模型
  • 研究變數:
    • 自變項:資訊複雜度
    • 中介變項:策略創新密度
    • 依變項:決策績效
  • 研究結論預期:

量子邏輯思維能協助理性型決策者在高複雜度環境中發展自適應策略



4.子計畫四:NF理想主義者的量子共鳴領導模式


  • 研究題目: 領導共振與組織意識場:量子共鳴理論之管理應用
  • 研究問題:
    • 領導者情感場如何產生集體共振?
    • 量子糾纏是否可解釋領導信任與組織共感?

  • 研究方法: 深度訪談與質性紮根理論(以非營利組織與創意團隊為場域)
  • 研究變數:
    • 自變項:領導情感能量
    • 中介變項:團隊共鳴頻率
    • 依變項:組織承諾
  • 研究結論預期:

NF型領導者若能以量子共鳴方式啟動團隊價值共識,將提升凝聚力與創新意願。




五、研究限制與未來方向


  • 四子計畫雖代表典型人格群,但樣本代表性需擴大。
  • 量子概念轉譯為心理變數的操作化仍有挑戰。
  • 後續可延伸至跨文化比較與AI輔助決策模擬。



六、研究貢獻


理論貢獻

  • 建構量子思維與管理理論之整合模型。
  • 提出人格導向之量子式決策模型。
  • 彌補傳統理性決策理論對不確定性之不足。

管理意涵

  • 提供管理者在不確定環境下的思維新架構。
  • 協助組織發展動態決策與多態領導能力。
  • 建立「量子式組織文化」作為未來學習型組織方向。




《 量子思維傾向量表 》設計

Quantum Thinking Disposition Scale, QTDS Design


此量表根據「量子思維理論」與「非線性系統觀」構建,
四構面對應理論基礎如下:

構面

量子特徵對應

主要心理學機制

非線性思考

非線性因果

系統複雜性、適應性決策

疊加意識

多重可能性

認知靈活性、辯證思考

關聯互依

系統共振

社會系統思維、互依覺察

不確定性容忍

觀察者效應

模糊容忍度、自我反思

 

【作答說明】

以下問卷旨在了解您在思考與決策時的傾向。
請根據您日常情境的真實感受作答,沒有對錯之分。

分數

選項

說明

1

非常不同意

幾乎完全不符合我的情況

2

不同意

大致不符合

3

普通

不確定或中間程度

4

同意

大致符合

5

非常同意

完全符合我的情況

 

A. 非線性思考(Nonlinear Thinking(對應量子特徵:非線性因果)


題號

題目

分數

A1

我能同時考慮多種可能的原因與結果。

1 2 3 4 5

A2

我認為小變化有時可能造成大影響。

1 2 3 4 5

A3

當事情發展出乎預料時,我會重新檢視整體結構。

1 2 3 4 5

A4

我做決策時通常預留彈性,方便隨情勢調整。

1 2 3 4 5

A5

我相信複雜問題通常無法用單一路徑解釋。

1 2 3 4 5

A6

我偏好依照固定流程逐步完成任務。(反向題)

1 2 3 4 5

B. 疊加意識(Superposition Awareness)(對應量子特徵:多重可能性)

題號

題目

分數

B1

我能同時理解兩種看似矛盾的觀點。

1 2 3 4 5

B2

在做決定前,我會暫時保留不同方案的可能性。

1 2 3 4 5

B3

我覺得「對與錯」常能共存在不同層次上。

1 2 3 4 5

B4

我覺得多元觀點的並存能激發新的洞見。

1 2 3 4 5

B5

我能在矛盾中找到整合的可能。

1 2 3 4 5

B6

我會盡量避免出現互相衝突的想法。(反向題)

1 2 3 4 5

C. 關聯互依(Relational Interdependence(對應量子特徵:系統共振)

題號

題目

分數

C1

我相信每個人或單位的行為都會影響整體系統。

1 2 3 4 5

C2

我思考問題時會同時考慮整體與長期的影響。

1 2 3 4 5

C3

我常留意不同部門或角色間的互動關係。

1 2 3 4 5

C4

我傾向用「系統」或「網絡」觀點看待現象。

1 2 3 4 5

C5

我相信共鳴與互動是系統成長的關鍵。

1 2 3 4 5

C6

我認為各單位應該盡量獨立處理自己的事。

(反向題)

1 2 3 4 5

D. 不確定性容忍(Uncertainty Tolerance(對應量子特徵:觀察者效應) 

題號

題目

分數

D1

面對未知情境時,我能保持好奇而非焦慮。

1 2 3 4 5

D2

我願意在資訊不完整的情況下先行嘗試。

1 2 3 4 5

D3

我認為觀察者的立場會影響事實的呈現。

1 2 3 4 5

D4

我能接受「模糊」與「不確定」是一種自然狀態。

1 2 3 4 5

D5

我願意在沒有立即結論時繼續探索。

1 2 3 4 5

D6

我覺得不確定性通常代表失控與風險。(反向題)

1 2 3 4 5


【記分方式】

1️ 每題1–5分,反向題()需反轉計分:15243不變。
2️
各構面平均分數 = 該構面6題平均。
3️
量子思維總分 = 四構面平均分之平均。

平均分數

詮釋

4.1–5.0

高量子思維傾向(高度開放、系統整合、創新思維強)

3.1–4.0

中等量子思維傾向(能接受多元觀點但仍偏分析式)

2.1–3.0

低至中量子思維傾向(偏線性、較低模糊容忍度)

1.0–2.0

低量子思維傾向(重視控制與單一路徑思考)


 -----------------------------------------------------------------------

資料來源:

1.貝氏定理

「事後機率 = 事前機率 × 概度比(新證據的支持度)」

  • 根據原先對事件發生的概率(事前機率),
  • 再結合新事件出現的機率條件(概度),
  • 可以計算出更加精確的事件發生機率(事後機率)。
可以想像你對一件事(比如今天會不會下雨)有個初步的估計(事前機率)。
當你看到天空烏雲密布(新證據),就能用貝氏定理將你的估計調整得更精準。


P(AB)=

其中

  • P(A) 是事件A的事前機率(初始相信的機率)

  • P(BA) 是在A發生的前提下,B發生的機率(概度)

  • P(B) 是事件B發生的總機率

  • P(AB) 是在觀察到B後,事件A發生的更新機率(事後機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服務業數位轉型,需可實戰的創新方法論

專家傳真 - 服務業數位轉型 需可實戰的創新方法論, 2018 年 05 月 18 日,工商時報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518000297-260202 服務業如何結合 ICT 科技,進行數位化轉型...